【《財經》綜合報道】 據中國廣播網消息,今年進入了國家發改委規定的旅游景區票價3年一調整的第二個“三年解禁”期。伴隨著新一輪旅游旺季到來,在三年大限到期后,全國部分景區門票已開始上調。未來數月內,全國將有超過20個知名景區門票漲價,漲幅從20%到60%不等。
2007年,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規定旅游景區門票價格的調整頻次不低于3年。國內許多景區的最近一次價格調整時間是2008年左右,今年恰逢這些景區的3年“解禁年”。
根據已公布的調價信息顯示,未來數月內,全國將有超過20個知名景區門票漲價,漲幅從20%到60%不等。從今年4月起至7月,河北省趙云廟景區、趙州橋、隆興寺、江西省井岡山核心景區等旅游景區門票價格都要上漲20%以上。同時,國內一批景區也正在醞釀門票提價。記者采訪了解到,山東泰山、蓬萊閣等景區已向價格管理部門申請調高門票價格。
值得警惕的是,除了知名景區外,一些和市民生活相關的城市公園也進入此輪門票漲價的行列。如武漢植物園的門票將由30元/人次調整為40元/人次;石家莊動物園門票將由40元/人次調整為50元/人次。記者調查發現,這輪正在出現的旅游景區門票上漲風潮中,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三年必漲”怪圈現象。今年恰逢全國景區的第二個“解禁年”。國家發改委規定景區票價3年的調整期,本是抑制票價過快增長。而現在“3年解禁”似乎成了景區漲價的借口,造成了景區票價“3年必漲”的怪圈。每到“解禁年”,各旅游景區都在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準備漲價。
二是多地景區門票價格呈“報復性”上漲趨勢。從相關媒體報道來看,一些景區門票調價幅度驚人。如山東臺兒莊古城門票價格由每張100元漲至160元,一次性漲價幅度達60%。絕大多數醞釀或已上調的旅游景區門票漲價幅度在20%以上。
三是“偷梁換柱”等門票漲價花樣層出不窮。一些游客反映,有一些知名景區在不觸動漲價紅線情況下,通過剝離門票中交通費或提高索道交通費提升景區收入。安徽省九華山今年門票價格表面上繼續實行旺季190元淡季140元,但實質已變相漲價:2月1日開始,原先30元交通費被剝離出門票,需游客另付。
有關媒體對全國(不含港澳臺)130家5A級景區門票價格(非淡季全票)統計發現,近半5A級景區門票已上百元,超過一成5A級景區在200元以上。其中山東省內包括泰山、三孔、蓬萊閣、南山、劉公島在內的8家5A級景區,門票價格幾乎全部邁入百元序列,另有一些4A景區甚至暫不在A級序列的景區門票也突破百元大關。
但在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景區服務和設施并沒有跟上。報道稱,不少游客反映,雖然門票連連看漲,一些景區的配套設施建設非常落后,比如景區游客休息座椅不足、設備折舊現象普遍,有的地方甚至連找個地方上廁所都不方便。此外,一些景點內的餐飲、住宿更是搭車漲價,相關服務卻難令人滿意,進一步加重了旅游消費者的不滿情緒。
專家認為,旅游景區價格一再飆高,一味把運營成本增加都轉嫁到游客身上,勢必造成惡性循環,將更多的游客擋在景區之外,最終景區也會失去自己的競爭力和吸引力,這種行為將危害我國旅游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