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調查費
“情感危機挽救”收費是2萬-6萬之間,注釋是“分離第三者,婚姻心理輔導等”
“湖南速動商”是一家婚姻維權調查公司,一般就是捉奸和找“小三”。曾志說,他不知道湖南速動有沒有找他買過信息,平時交易都在網上進行,不知對方身份。
該公司負責人沈某,今年37歲。去年10月,沈某辦理虛假組織機構代碼證和工商登記證,成立湖南速動商務調查有限公司,并使用虛假身份證,化名游某。
平時,“湖南速動商”在網上以“湖南速動商”、“速動客服”等網名倒賣各種數據信息。
4月20日,警方在該公司查繳了各種跟蹤、定位、錄音等設備。
據公安人員介紹,該公司的運作,先由公司文員或沈某本人通過網絡QQ聯系客戶,達成初步意見后到公司與沈某面談,面談成功收取金額50%的訂金。
沈某再到網絡上聯系同行,購買需要調查的人員的戶籍信息,住宿信息,還有作息、出沒情況,然后安排公司業務員進行跟蹤和守候,按照客戶要求拍照或通知客戶處理。
該公司的收費標準顯示,服務對象分成個人和企業。個人包括“婚姻維權調查”、“情感危機挽救”、“人車行蹤調查”、“隱私安全防護”等。企業包括“內部機密防控”、“商業情報搜集”、“打假維權調查”、“競爭對手扼制”等。
其中,“婚姻維權調查”收費是每天1200元,注釋是“全天候跟蹤,影像取證”,工作周期是3天起。
“情感危機挽救”收費是2萬-6萬之間,注釋是“分離第三者,婚姻心理輔導等”,工作周期是30天-90天。
“商業情報搜集”收費是1.5萬起,工作結果是“資產、信用、核心資料、高層信息等相關資料”。
據長沙市公安局網技支隊朱燕軍介紹,收費標準上寫的內容和做法,多數都已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據調查,該公司從開業至今,共獲利幾十萬元。但因公司無財務記賬,具體獲利情況暫無法查證。
而沈某個人在除去公司開銷和員工工資及提成的情況下,獲利二十余萬元。
其中,公司內的另一名負責公司內務的員工,每月固定工資是1800元,共計獲利萬余元。而一名參與調查的員工,調查8次獲利16500元。
調查行為致80%家庭破裂
據有關人士透露,在婚姻調查中,由于公司抓奸業務,導致80%的家庭婚姻破裂
在4月20日的查處中發現,“湖南速動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上還有工商部門年檢的標志。經警方確認,該執照也為造假。
該公司的宣傳資料顯示,該公司主要經營婚姻維權調查、尋人尋親查址、人車行蹤調查、商業情報收集、深度背景調查等業務。
據有關人士透露,在婚姻調查中,由于公司抓奸業務,導致80%的家庭婚姻破裂,通過第三者調查導致30%-40%的家庭婚姻破裂。
據資料顯示,公司的主要業務骨干包括,犯罪心理學專家、資深律師以及從事多年大型企業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
在公司的墻上,還掛著兩面錦旗,分別寫著“雷霆出擊 結案神速”和“企業商務的衛士 百姓危險的救星”。
長沙市公安局網技支隊朱燕軍介紹,該公司對外宣傳的電話號碼尾數是“110”,同時擁有與警徽相似的徽章作為標志。這些做法無非是讓百姓誤以為與公安機關有關聯,以此獲得信任。
朱燕軍稱,經過調查,該公司與公安部門沒有任何關系。
工商局里的“內鬼”
在“河北工商管理”的QQ群里,有人讓他提供一些企業的注冊信息,對方通過網上匯款
據調查發現,一些工商部門的“內鬼”成為信息泄露的源頭。
今年4月20日,在其他同事的注視下,劉某被公安機關帶走,其涉嫌非法出售企業工商注冊信息。劉某,河北省保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
2010年開始,劉某接手檔案保管和查詢工作,經常接待公、檢、法查詢企業工商注冊信息。在一個名為“河北工商管理”的QQ群里,有人請劉某提供一些企業的注冊信息,對方通過網上匯款給他。
警方查明,劉某用于接收匯款的銀行卡有3張,其出售的是在河北省境內注冊的企業信息。在劉某的住處,警方在其筆記本電腦中發現大量企業注冊信息。
其中的一份價目表,更是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負責此案的保定市新市區公安局刑偵大隊二中隊劉文平介紹,這份價目表詳細標注了各類信息的價格,根據獲取的難度,分別為5元至20元不等。只要同意報價,劉某就可以查詢并提供對方所需信息。
接到“訂單”后,劉某就會登錄工商局內網,查詢企業信息,并通過電子郵件或QQ軟件的文件傳輸功能,發送這些信息。有些復雜信息,劉某還會到工商局檔案室查詢、復制。
劉某,花5塊錢,可以知道企業注冊名稱、注冊號、公司地址、等簡單基本信息,要想知道公司的股東情況,需要20元。
自2010年以來,劉某靠出售這些信息獲利5萬余元。
專案副指揮長、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廖進榮介紹,被買賣的公民個人信息包括金融、電信、工商等領域,此次專案涉及的信息內容有近40項。
部分地方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機構中有機會接觸公民個人信息的工作人員,是泄露信息的“源頭”。
廖進榮說,此次專項行動的核心就是打“源頭”,“源頭”解決了,后續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但是最難查的也是源頭,他們往往隱藏比較深。
據介紹,在這次專項行動中,目前被抓獲的38個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有公司企業員工,也有不少像劉某這樣的國家工作人員,有“臨時工”,也有正式人員。
除此,郭剛介紹,一些車主信息都是從保險公司出來,在多數車主信息中,還有相關辦理保險工作人員的姓名以及保險費。
據調查,多數富豪的數據都是從一些高檔私人會所流出,而移動等通訊企業,他們主要通過集團用戶屬性,提取數據,為此常常能提取到政府官員以及企事業單位。
打擊侵害信息案之難
如果僅是信息被泄露、接到騷擾電話,沒有發生現實的危害結果,警方很難立案偵查
公安部統計,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機關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挖出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38個,摧毀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數據平臺和“資源大戶”161個,打掉從事非法討債、非法調查等的“非法調查公司”611個。
廖進榮說,這次行動重創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他表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還非常嚴重,嚴打的高壓態勢還將繼續。
同時,公安機關發現懲辦此類犯罪的難度。
這類犯罪發現難,基本沒有被害人報案。警方介紹,如果僅是信息被泄露、接到騷擾電話,沒有發生現實的危害結果,警方很難立案偵查。
案件進入提取證據、審訊深挖階段,難題更是接踵而來。
石家莊市公安局長安分局孫春壽在查辦一起非法調查案件時,發現嫌疑人進行非法手機定位是通過外地人員來實現的。這些在外地的人員,作為石家莊的公安機關很難查清。
廖進榮說,公安部將就這次行動的有關情況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兩高溝通,希望發現的問題能引起重視,并最終推動出臺相關立法或司法解釋。
北京行動
嫌疑人通過手機對個人定位追蹤
北京警方查處信息販賣源頭等80余處,刑拘98人
在此次集中打擊侵害公民信息犯罪行動中,北京警方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205名,其中刑事拘留98人,查處信息販賣源頭6處,信息平臺4個,調查公司70家。
據“2·09”專案北京指揮部負責人介紹,4月20日上午,北京警方兵分80個小組,對此前數月偵查鎖定80處信息販賣源頭、平臺和調查公司進行現場查處行動。
“嫌疑人可能持槍,一會兒注意。”有民警低聲提示,抓捕隊員持槍,屏息待命。
“抓捕時機已成熟,開始行動。”對講機傳來指令。
4月20日上午10時,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中路悅麒大廈8層,民警們迅速沖入一間一居室,“不許動!”
犯罪嫌疑人劉某和王某愣在桌前。
據調查,劉某等人注冊成立的“北京華博天信商務調查公司”網站和個人名片上顯示,公司業務包括婚外情調查、債務追討、私人信息、行蹤等調查。
信息交易6萬一條
4月20日上午,劉某、王某在公司被警方控制的同時,公司“二號人物”張某也在位于望京的家中被警方抓獲。
專案組民警稱,華博天信公司的調查業務涉嫌非法倒賣公民個人信息,非法調查、討債等內容。據此前調查,張某可能持有槍支,但警方將其抓獲后,并未找到真實槍械。
“在非法販賣個人信息的層級中,調查公司可謂暴利,危害性也更為明顯。”辦案人員稱,從上游數百元買來的一條個人或企業信息,調查公司轉手后賣至數千上萬元,據目前所掌握情況,最高信息交易價格高達6萬元一條。
電腦存有“捉奸”視頻
在“華博天信”公司約30平米的房中,警方查處各類定位、偷拍設備,包括紐扣攝像機等。
在公司電腦中,存有大量照片、視頻。辦案民警打開部分內容顯示,該公司成員沖入一私人房間,進行“捉奸”,并拍下現場照片和視頻。
辦案民警稱,劉某等人通過監控對象的手機,將信號與定位設備連接,進行實時定位追蹤。
調查公司人員只要撥通電話,小黑匣即可成為竊聽器。據稱,使用這一設備,即使離被監聽者有數公里距離,仍可清楚聽到每一句談話。
個案
郭美美托調查公司找寶馬
當天,在華博天信公司,記者發現一份剛簽訂不久的合同委托書,內容為郭美美委托該公司人員,幫其尋找紅色迷你寶馬車,酬勞費2萬元。
這份簽訂于4月16日的委托書,和附帶簽訂的“尋人尋物咨詢合同”顯示,郭美美因有人在“沒有任何經濟糾紛的情況下,擅自開走其牌照為‘京NRG***’的紅色寶馬迷你車”,遂委托華博天信公司張玉柱等人將車找回。“尋車和索要時若引發沖突和意外,由將車開走者自行承擔。”
昨日,郭美美稱,她的紅色迷你寶馬確實找不到了,并委托華博天信公司尋找。“這家公司是我在網上搜到的,并不了解底細,他們給我看了一份公司的工商登記注冊證明,說是合法的。”
郭美美說,2萬元的酬勞費已預付1萬元,“我這幾天一直聯系他們,都找不到。”
“車還沒找到,錢也不知道能不能要回來。”郭美美聽聞該公司被查,她稱,自己是受害者。
華博天信的工商注冊信息顯示,公司被許可經營的項目并不包括“私家偵探”式的尋人尋物、追蹤調查。(新京報)
- 1
- 2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