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是農歷龍年,5月份又是傳統的結婚“旺季”,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在新人扎堆結婚的背后,受用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婚慶消費價格高企,結婚成本一路走高,各大酒店婚宴一席難求。許多都市年輕人無力支付高昂的婚禮費用,不得不在購買婚房之后,再次尋求父母幫助,成為“婚慶啃老族”。
家住東城區沙子口附近的魏師傅為了兒子婚宴操碎了心:“酒席價格先撇開不講,叫人著急的是根本訂不到。我們老兩口從3月就開始操持,沒想到還是晚了。我問了七八家酒店,結果人家告訴我‘十一’期間的酒席,提前一年多都訂完了,20桌以上的婚宴更是訂不到。”
事實上,婚宴一席難求的情況并非只出現在北京。太原籍的董小姐將于月底舉行婚禮,父母早在一年半前就在老家預訂了喜宴。“我們都在京工作,操辦酒席就由爸媽負責,不提前訂根本訂不到。”當被問及結婚費用時,董小姐有些不好意思,“要是單靠我們肯定不行的,主要是父母支持。”
婚宴不僅一席難訂,價格更是貴的離譜。“最低標準每桌2588元起,12桌起訂,小廳還需加10%的服務費。”豐臺區一家四星級飯店的工作人員說,“現在各大酒店都定了起步價,從兩三千到六千元不等。”據了解,北京市區五星級酒店婚宴價格最低都在每桌4600元以上,即便是草坪婚宴,也沒有低于4000元的,一場婚宴的費用往往要六位數以上。然而即使如此,八成酒店的2012年婚宴檔期基本已經排滿。
“食物成本不斷上漲,員工成本也一直增加,現在漲工資都不一定能雇到服務員,。”一名婚慶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再說只要有一家漲價,同級別的酒店都會跟著漲,不然顯得檔次低了。”
在酒店爭相漲價背后,卻是新人父母為獨生子女的“終身大事”用盡積蓄,年輕人無力支付婚禮費用,也不得不選擇“被啃老”,這背后也有攀比心理作怪。“這一代年輕人個性化較強,希望在婚禮上別具一格,朋友圈里有面子。”記者在北京市109婚慶大廈內的一家婚慶公司采訪時,工作人員如是說,“以北京為例,婚禮前期準備及婚宴慶典通常要花費15萬至20萬元。”結婚成本除婚宴本身外還有其它費用,如婚房裝修,采購汽車,婚紗照,蜜月旅行等。“一般來講,破費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大有人在。”
北京工商大學心理學教授林永和指出,現在新婚夫婦的婚禮支出大部分都離不開父母支持,甚至部分年輕人還因婚禮的過度消費背上債務,這不利于年輕人創業和老年人的養老。他建議年輕人在結婚時要理性消費,婚禮豪奢程度并不是衡量婚姻幸福的唯一標準。 (工人日報 趙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