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是我國第二個中國旅游日,全國旅游系統和相關部門推出7000多項旅游公益惠民措施,吸引中外游客參與。但記者了解發現,老百姓對中國旅游日的認知仍然較為缺乏,不少人更以為這是旅行社的變相促銷工具。
《經濟參考報(微博)》指出,從經濟角度上說,借助中國旅游日的東風,部分旅行社優惠和景區門票降價確實能起到一定的刺激消費的作用。但是這樣的一種過節方式缺少文化層面上的內涵和服務大眾的理念。
《工人日報》刊發評論:中國旅游日別成了斂財運動。文章稱,作為一個帶有中國特色的節日,中國旅游日的意義在于以下層面,加深各級政府和各地居民對于旅游認識,提升旅游對于民眾生活和人類進步進程中的意義和價值的認知。
除了旅游本身,旅游日應該帶動社會對旅游的相關的知識、文化、情操的認識,旅游所帶來的收獲,尤其是精神上的收獲在這一節日應該受到重視,旅游日還是屬于旅游工作者的節日,旅游工作者本該在這一日感受到自己為旅游日帶來的價值,并感受到他人的肯定。
已有760000條與景區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