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5月24日電(記者 程迪)近段時間,在高油價倒逼下,國內一些城市出租車司機私自改裝汽車燒起了甲醇或摻醇汽油,隱患重重。記者了解到,雖然國內部分城市已實行甲醇燃料試點且效果不錯,但國家政策層面卻從未有過統一規定和標準。面對民間先行的嘗試,打壓還是規范?地方政府整治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私改車如“不定時炸彈”灌裝點無證照處鬧市
今年初,在南昌已開多年出租車的樊師傅在出租車上裝了個轉換器。“現在每升汽油將近8元,按一天跑400公里算,一天下來汽油上面得花300多元,用起來真吃不消。”樊師傅說,每升甲醇的零售價為2.3元左右,一天下來能比用汽油省100多元。
樊師傅打開車子的后備箱,記者看到了三個裝滿燃料的塑料桶將原本不大的空間擠占得滿滿當當。“雖然省錢,但甲醇不如汽柴油耐燒,又不像汽油到哪里都有加油點,所以改裝車都會裝幾桶放車里備用。”他表示,改裝技術不復雜,只要加裝一個半個巴掌大甲醇轉換設備,就可由燒汽油轉為燒甲醇,改裝成本只要600元。
“除去每月一萬多元的油費外,要交6000多元錢給公司,還不包括人力成本、車輛損耗和相關稅費,加甲醇能省近4000元,是人都會算這筆賬。”樊師傅說。
南昌市安監局危化二處處長姜昕銳今年以來不斷接到此類投訴:“近段時間南昌市有至少4輛使用甲醇的出租車因為后備箱甲醇外漏,再加上氣溫過高自燃燒毀。”姜昕銳說,如果行駛過程中后面有車輛不慎追尾,后備箱內的甲醇儲存桶很有可能引起爆炸,車輛就像個“不定時炸彈”。
此外,經過南昌市有關部門確認,南昌城區范圍內有至少20個甲醇灌裝點,與湖南、浙江等地非法甲醇灌裝點相似,這些點多處鬧市區和居民區,位于汽車修理廠內或打著其他經營項目的招牌,且都沒有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
南昌叫停甲醇燃料整改陷入兩難境地
針對非法灌裝點和改裝出租車存在的安全隱患,日前南昌市交通、公安、工商、安監和環保等十多個部門的負責人聚首一處,就“出租車喝甲醇”情況進行情況分析。調研確認目前南昌全市1200多輛以汽油為燃料的出租車中,已私自改裝喝甲醇的出租車約350輛,其中不少是近兩年新添置車輛。
在南昌市政府方面看來,甲醇作為機動車燃料,擅自開放或一棍子打死都不可取。“從安全角度上來說,無論是灌裝點還是私自改裝的出租車,都要從嚴查處;但從節能減排和出租車司機利益方面考慮,以甲醇為燃料的確既省錢又少污染,整改陷入兩難。”南昌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南昌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黃維象說:“在規范以前,對于改裝車輛要發現一輛查處一輛,不能心存僥幸。但對甲醇作為出租車燃料只是暫停使用,而不是無限期禁止。”黃維象說,南昌市方面將于近期前往已開展試點的省份考察,爭取早日制定適合南昌現狀的政策。
專家呼吁國家統一引導相關政策標準需盡快出臺
一些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家對甲醇燃料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產業政策定位,試點工作整體推進較慢。但因甲醇燃料價格便宜,除非法私營甲醇灌裝點外,實際上國內一些民營加油站直接在汽油中添加燃料甲醇,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江西省商務廳市場處副處長黎勤指出,國家早已出臺法規對車用燃料的標準做出嚴格規定。當前現有非法灌裝點提供的甲醇或摻醇汽油質量標準難以保證,添加不規范的摻醇汽油,對汽車發動機的性能危害更為嚴重。
黎勤表示,商務部于2007年起施行的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中所指的成品油范疇中,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標準、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唯獨沒有甲醇汽油一項,使得目前即便有甲醇汽油運營企業申報也無從審批。
江西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所長李雄輝說,目前石油資源緊張且污染大,創新能源使用思路很重要。用甲醇作為車輛燃料,較之汽柴油,具有清潔性突出、成本低、使用方便、環保等特點。因此,今后是否允許使用甲醇作為汽車燃料,甲醇作為燃料有何質量標準,什么樣汽車才能使用甲醇燃料等,都需要從政府層面規范和統一。
已有1000000條與出租車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