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如今在消費領域中,預付費的方式越來越普遍,但是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雖然我們的節目也不斷地報道,但是這方面的問題依然是層出不窮,上當的人也依然是綿綿不絕。
重慶消費者史女士最近向我們訴說了她在這方面的遭遇:
史女士:我是今年元月份在重慶家貴富橋足浴店的一家店辦一個儲值卡,交了一千塊錢,過完春節再過來消費的時候,店就關門了,關門了找店主也找不著。最后找的是房東,房東給我們一個電話,后來我們就聯系這個電話,這個電話是姓鄭的經理的手機,說他是這個店的老板。他說的是我隨后聯系你,回頭退錢,后來我就等,不見回應,不見處理的結果,最后又跟他聯系,他一聽這事就不多說就掛斷了,后來我又和鄭經理聯系,鄭經理就再也不接電話了。
史女士說,不止她一人,僅她看到的就至少還有七八個像她這樣的持卡消費者:
史女士:我當時在那跟他聯系的時候也不斷的有人來,也是都是他的會員來看到他這個情況,也都很著急,反正都拿著的是會員卡,都說是會員。
由于跟這家店的老板聯系不上,于是,史女士便跟富僑足浴的總部——重慶家貴富僑足浴公司聯系,要求退款。結果怎么樣呢?
史女士:都找老板這么長時間了,過去了很長時間,這中間我和那家貴富橋在重慶的公司我就跟他們聯系,聯系以后就說我們是主持加盟,我們管不著他。我登錄他的網站,他原來還有固定客服電話,后來再找都沒有客服電話了,只有加盟電話,沒辦法我又打了一個加盟電話,打了以后他就說我幫你問問,結果也沒問出結果來,一直沒見人回話,讓人覺得太寒心了。
找店老板找不著,找富僑足浴總部,總部又說管不著加盟店;之后總部說幫著聯系,但是卻又杳無音信。于是史女士便去找當地工商部門,工商說這家店已經不存在了,他們也沒有辦法,讓消費者報警。但是由于史女士卡內的金額不夠立案標準,便沒有報警,于是工商部門建議消費者找315投訴。考慮到商家的形象,史女士還還是抱著一線希望,希望商家能負起責任來。但是等了快半年,也沒有任何結果,無奈的消費者才轉向天天315節目。消費者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仍然會顧及到商家的聲譽,那么作為商家又是怎么考慮的呢?昨天下午, 我們的記者聯系到了重慶家貴富僑足浴公司的負責人:
負責人:你說的這個情況我知道,他也當時給我打過電話,因為這邊我現在也聯系不上加盟商,我們加盟合同上全部都寫清楚了,自負盈虧,所有債權債務跟我們公司沒有任何關系。但是我們只是說為了出于保護我們公司,我當時也跟他說了,我說你多少錢跟我說,說了以后你把卡號給我,把錢打過來就OK了,她一直沒有給我們打電話,也沒說多少錢。
記者:就是說加盟商跑了,你們可以先償還消費者。然后再跟那邊加盟商聯系。
負責人:我們一直這邊的態度就是這樣,當時我也是這么跟他們說的,不管怎么說,我們先把這個事情解決了再說,所以我到時候跟對方聯系。
重慶家貴富僑足浴公司答應給消費者解決問題,我們也在等待他們最終的處理結果。預付費消費出現的問題在我們節目中報道的已經不止一例了,為什么加盟店主跑路時時發生?消費者被預付費傷透的心還要多久才能痊愈?
《中華工商時報》總編室主任張立棟指出,類似事件頻頻發生,暴露出國內加盟連鎖領域快速發展擴張中,管理跟不上導致出現許多服務漏洞,同時也因為目前相關領域的執法力度不強,違法成本不高。
張立棟:從這件事情來看,我想暴露出這么幾個問題,一個就是這種類似的事件頻發,是和現在國內的加盟連鎖領域的快速發展之后,前期的這種擴張中的一種隱患,然后開始集中的爆發有關系,就是之前有加快速度擴張,最后管理不善或者出現很多漏洞。另外加盟店為什么屢屢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看到了違法成本不高,只有少數人在堅持維權,大多數人其實在預付卡的事件中受了損失之后,還是選擇了沉默,選擇了認賠,所以我想可能還需要加大執法力度,避免出現這種負的示范效應。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濤表示,該店家的跑路行為涉嫌非法騙取消費者錢財,如果數額較大,甚至需要負有刑事責任。
劉濤:從節目當中表述的情況來看,我認為可以初步看這個店家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當中,騙取對方當事人的錢財,如果數額較大有可能會構成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