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向美味極的老板(右一)和廠長(左一)調查詢問。
■部分陶罐所裝原料已經發霉
三打兩建在行動之問題醬油
醬油產量或高達近2000噸,可能已被銷往廣州、福建、廣西與湖南等地
■統籌:新快報記者 王華平
■采寫:新快報記者 付玉良 實習生 盧佳
■攝影:新快報記者 王飛
新快報記者近日暗訪發現,廣州市番禺區一家名為“廣州美味極食品有限公司”(下稱美味極公司)的廠家,涉嫌大量使用非食用鹽制造醬油,產量或高達近2000噸。
昨日下午,新快報記者就暗訪情況向廣州市番禺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舉報。該局接報后立刻派人前往查處。經執法人員調查發現,美味極公司涉嫌大量使用非正常渠道進貨的鹽甚至是非食用鹽生產醬油。執法人員當場截獲一輛正在裝貨的車,并對該廠進行了查封。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有“至和”“比特級”兩個品牌
近日,新快報記者接到市民舉報,稱美味極公司所生產的醬油全是用工業鹽調制的,而真正從正規渠道進鹽的數量則極少。
接到舉報后,新快報記者對美味極公司展開了調查。15日上午,記者以代理商的身份聯系上了該公司管理銷售的林曉冬副總經理。據其介紹,記者所需“代理”的白云區目前還沒有代理商,而其他幾個區則已經有了,所以經營范圍不能涉足這些區域。
林曉冬在電話中向記者透露,美味極公司每年的銷售額為五六千萬元,主要生產醬油、醋、蠔油等調味品。其中,醬油的產值占公司銷售總額的40%,約2000萬元。記者估算了一下,以該公司單價最貴的“味極鮮”醬油計算,該公司一年僅醬油的產量就高達近2000噸。
林曉冬的這一說法得到了該公司業務員張偉躍的確認。據張偉躍介紹,美味極公司旗下有“至和”與“比特級”兩個醬油品牌。記者從其提供的產品價目表上看到,該公司醬油種類共34種。
部分陶罐所裝原料已經發霉
6月18日上午,記者前往位于番禺區石碁鎮東興工業區內的美味極公司“考察”。張偉躍接待了記者,其介紹,該公司主要生產醬油、料酒、食醋等各種調味品,同時還會給“廣州市渝龍工貿有限公司”做貼牌白醋。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公司的實際生產面積并不大。進大門的兩側是辦公室,左側辦公室正對面為儲存間,左下方為約20個規格不同的大型生產用儲存罐。當天上午,數名女員工正在儲存罐旁的水池前用抹布清洗玻璃罐。
儲存間和后面的原料存儲池之間有一條狹窄的過道,十幾個陶罐靠墻擺放,有的陶罐長出了青苔,有的蓋著玻璃板,一股腐爛的臭味撲鼻而來。張偉躍解釋稱,這些罐子早已被廢置。
但記者發現,其中一個罐子里還裝滿了豆豉,另一個則盛放著黑色醬料,表面一層已經變色、發霉。后據生產工人介紹,這些陶罐裝的就是生產所用原料,該工人還指著其中的一個已經發霉、變色的陶罐說:“里面裝的就是黃豆。”
現有儲存醬油量多達190噸
記者在該公司生產車間看到,墻壁和地面隨處可見醬汁污痕,樓梯旁和墻邊堆放了近百個污跡斑斑的大塑料罐,房間中間有兩個空的大鍋爐,鍋約2米深,已經銹成了暗紅色。張偉躍稱,這就是平時用來煮制醬油的鍋。
該公司儲存間的墻上掛著一個“儲油罐日報表”,上面列出了各個罐里的醬油種類、入儲時間和余量。記者粗略計算,發現該公司儲存的醬油量共190噸,入儲時間大多是今年2月至6月。
員工自曝所產白醋曾有異物
據張偉躍介紹,該公司所產的醬油主要銷往福建、廣西與湖南等地。“還出口呢,但廣州的銷量則一般。”張偉躍告訴記者,該公司銷往廣州的醬油主要在城鄉接合部的小賣店以及市區部分的好又多超市出售。
據張介紹,該公司約有10名業務員,5名屬公司本部,另外幾名則每人負責一名經銷商,不少經銷商已是固定的老客戶。
記者發現,美味極公司產品的標簽上均注明了天域國際食品(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監制,并在瓶身上注明了“香港總部地址”。張偉躍表示,這只是該廠在香港掛靠的公司,“實際上有沒有這個香港總部我也不知道”。
張偉躍還透露,該公司銷往福建的食醋曾出過質量問題,瓶裝醋里有異物,被當地質檢部門罰款一萬元。但其強調,該公司生產的醬油從來沒出過問題。
調查
上半年僅買過一噸正規鹽
而按其醬油產量推算,半年最少應該用鹽30噸
在得到翔實證據后,記者于當天下午向該公司總經理張志成、廠長黃萬煜表明了真實身份,隨后得到的說法與之前的大相徑庭。
張志成告訴記者,該公司主要生產蠔油和料酒,醬油只占了小部分,每次生產醬油的周期約為兩到三個月。與張偉躍林曉東的說法不同的是,張志成稱該公司的醬油在廣州少有銷售,外省的也只賣到福建和廣西南部,本來在江西有銷售市場,這三年也停賣了。
張志成一再強調,公司每年的醬油生產量只有40噸到50噸左右,年銷售額約40萬元。
“去年(醬油)賣了五六十噸,今年賣了多少具體不清楚。”黃萬煜說。
但兩人的說法不攻自破。記者從對方提供的銷售臺賬看到,今年1至5月,該公司僅向福建省“佳順調味行”一家經銷商的醬油銷售量就達80多噸,銷售品種主要為金標老抽、美味極以及生抽王等;如再加上儲油罐里的190噸醬油以及銷往其它幾名經銷商的醬油量,該公司僅今年前半年的醬油生產、銷售量可達數百噸。
記者了解到,按照常規計算,100公斤的醬油里面含鹽量約16公斤,按照目前有據可查的190噸的數量算,美味極公司今年上半年最少用鹽也有30噸。而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當地企業必須向屬地具有資質的鹽業公司購鹽。
在記者多番堅持下,對方才出示了一張向廣州市鹽業公司購買鹽的發票,上面顯示購鹽量為一噸。購買的正規鹽僅一噸,其他的用鹽是從何而來?黃萬煜解釋稱,廣東鹽業公司還沒有把今年的發票傳過來,以往的購鹽發票則早已遺失或銷毀。
處理
質監對醬油進行查封和抽樣
19日下午,記者將所掌握的情況向廣州市番禺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舉報。接到舉報后,該局立刻派出稽查隊執法人員前往查處。
執法人員主要對該公司生產醬油用的食鹽的進貨情況進行了調查,共取得該公司2011年度、2012年度的食鹽進貨單據兩張,顯示2011年9月1日該公司進貨精鹽0.4噸、2012年6月5日進貨精鹽1噸。此外,美味極公司無法提供其它的食鹽進貨單據。而根據執法人員查處得知,目前該公司儲存的正規鹽仍有1噸以上。也就是說,美味極公司在這一期間所用的正規鹽還不足0.5噸。
據執法人員介紹,食鹽在釀造醬油中所占的比例在16%至17%之間。但經過初步調查,美味極公司在2011年至今所生產的醬油與其所進貨食鹽的比例相差過大,說明該公司部分食鹽進貨渠道不明,涉嫌使用非正常渠道進貨的鹽甚至是非食用鹽生產醬油。
在查明這一情況后,執法人員對美味極生產的醬油進行了查封并抽樣,并帶走了該公司銷售臺賬,將對該公司的年產量和銷售量進行核查。
番禺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隊負責人周洪表示,質檢部門將視情況做進一步研究處理。“如果查實產品存在問題,我們將向公安部門通報介入調查。”周洪告訴記者,番禺區質監部門將就企業非法用鹽情況在番禺展開一次地毯式清查,力保市民食品安全。
已有1000000條與醬油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