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游泳場館不合格名單。
全市游泳池水質將每天公示
19家游泳場館不合格,存在無證經營、從業人員無健康證、水質未檢測等問題
今后,全市游泳場館將每日自檢水溫、余氯、酸堿度等數值,并實時在北京市衛生監督所網站公示。目前北京對游泳池的專項整治中,已發現19家游泳場館不合格。此外,市衛監部門正在調研,有望出臺針對溫泉水質的管理規范。
游泳場館兩年不合格或摘牌
從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啟動對游泳館的“百日專項整治”行動。記者昨天從北京市衛生監督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約700家游泳場館中,已有343家接受了檢查。其中,324家合格。
市衛監所相關負責人介紹,19家不合格的游泳館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無證經營、從業人員沒有辦理健康證、未對游泳池水質進行檢測等問題。衛生部門已對不合格企業罰款共8萬余元。不合格場館名單將公布在衛生監督所網站上。
對于去年不合格、今年依舊存在問題的游泳場館,可能會面臨摘牌。市衛生監督所正在考慮聘請一些人員,對游泳池進行暗訪。市民如發現游泳池有問題,可打電話12320投訴。
下半年溫泉水將有管理規范
由于游泳場館水質檢測是動態的過程,記者獲悉,按照市衛生監督所要求,全市游泳場館須每日進行自檢。然后將包括水溫、余氯、酸堿度的數值,連同場館的日客流量提交市衛生監督所,在網站上公示。據了解,游泳場館水溫的正常值應為22℃-26℃。
另外,市衛監部門表示,游泳場館電子監控設備在全市推廣應用的方案、監測項目,目前已上報。這種電子監控系統在一些大型賽事、個別場館中已經開始應用,可以監控水質的偶然變化。
記者了解到,對于和游泳池有相似之處的溫泉,由于含有各種礦物質如鐵、硫化物等,并不適宜和來自城市自來水的游泳池水一樣,按照傳統方法消毒。為此,目前市衛生監督所正在進行調研,今年下半年將出臺全國首個溫泉水質系列管理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