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袋實名制
你聽說過很多實名制,例如QQ實名制,銀行卡實名制,會員卡實名制,但是你聽說過垃圾袋也搞實名制的?到底垃圾袋實名制是荒謬還是一種趨勢呢?在中國自從購物袋開始收費以來并沒有扼殺住垃圾污染,那么這次的垃圾袋實名制是否會實施呢?目前經過了解發現廣州已經開始實施垃圾的實名制的試運行了,很多網友表示,現在資源的利用都是錢,擔心自己的隱私資料被賣,也就是所謂的沒有了隱私權。
廣州垃圾袋實名了
近日廣州要求市民以每個垃圾袋0.5元的價格購買分類垃圾袋,同時垃圾袋將進行實名制。近日,廣州宣布試行“垃圾袋實名制”。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這本是解決“垃圾圍城”的一劑良方,但具體實施的細節引發了一些網友的爭論,掀起了一場輿論風暴。垃圾袋實名能否成為治理城市垃圾的法寶,能否解決城市“垃圾圍城”問題?
生活垃圾分類,喊了這么多年,效果不敢恭維。縱觀國內城市垃圾分類,基本上處于名存實亡的狀況。街頭巷尾的垃圾箱,看起來分類清楚,要么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合用一個箱體,要么是隨意投放,根本就沒有按要求進行分類。
垃圾實名制可能會泄露隱私
“廣州的做法確實很值得借鑒,不少人平時隨意扔垃圾,一旦開始了垃圾分類的活動,相信大家會用實際行動貫徹節能環保理念。”雖然在觀念上支持廣州的做法,但是大學生小張仍然認為廣州的垃圾袋好像貴了一點,對云南大部分并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來說,用這種環保垃圾袋并不是很現實,畢竟還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情況,否則可能還會迫使大家去購買比較便宜的普通塑料袋。“如果政府能夠投入一些資金,讓環保垃圾袋的價格和普通垃圾袋一樣,甚至免費,那么我相信,大家還是愿意使用環保垃圾袋的。”
不過小張覺得,垃圾袋實名制是多余的行為:“只要大家能遵守垃圾分類原則處理垃圾,那么到底是誰扔的就不重要了。況且垃圾袋實名制可能會泄露居民的隱私,從而對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以前看臺灣電視劇的時候,看到當中有市民偷偷摸摸去街頭扔垃圾的劇情,當時還不太明白是什么原因,看到廣州的做法我懂了。”市民吳女士說,從電視劇上來看,臺灣也不一定執行得非常好,畢竟還是會有人為了省錢用普通塑料袋裝垃圾然后扔到街上,這樣主管部門也不會知道是誰扔的,自己也省了不少錢。所以要執行類似的規定,必須得有嚴密的監控和相應的處罰措施,否則都是空談。
不過,她覺得垃圾分類肯定是趨勢,昆明遲早也要走上這條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