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蔡勝龍 實習生 李曉楓 通訊員 孟廣軍) 昨日記者從深圳市人民檢察院了解到,深圳海發醬料廠大量生產假冒偽劣醬油、醋、料酒等調料一案審查終結,公訴機關以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對該廠老板陳某興等7人提起公訴。該案于前日下午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被告人大多表示認罪。而由該案牽出的5名市場監管人員涉嫌瀆職,目前檢察機關正在審查中。
假醋、假醬油銷售逾千萬元
在深圳公明街道馬山頭社區,有一扇沒有掛牌子的鐵門,門里是簡陋的生產線,滿地橫流的污水,亂堆的麻袋和紙箱,給人的印象就是“臟、亂、差”。這就是犯罪嫌疑人陳某興開辦的海發醬料廠。
2004年,陳某興雇請了多名工人,用在釀造醬油中兌水的辦法生產生抽、老抽。2006年,海發醬料廠開始用在食醋中兌水并添加工業用冰醋酸的方法生產陳醋,用工業用冰醋酸兌水的方法生產白醋,用黃酒香精兌水的方法生產料酒,并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銷售。
經檢察機關查明,這些調味品的銷售地主要為深圳市、東莞市等地的副食店,大量調料流向市場,累計銷售金額達1070萬元人民幣。經鑒定,海發醬料廠生產的生抽、老抽、陳醋、白醋、料酒均系不合格產品,其中,生產原料冰醋酸及成品陳醋、白醋均為合成醋酸。專家指出,合成醋酸只能用于工業用途,食用的必須是釀造醋酸,工業用的里面有重金屬、甲醛,如果失控了,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最終檢察機關以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這一罪名對陳某興等7人提起公訴。
5市場監管人員涉嫌瀆職
2011年11月,媒體報道海發醬料廠制假售假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公安機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衛生防疫部門隨即展開聯合緝查,深圳市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也迅速介入該案。
據了解,海發醬料廠之前就因有違法生產行為,曾在2010年底和2011年6月因無照經營以及生產假冒陳醋、白醋、醬油、料酒兩次受到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深圳檢察機關經過調查,認為市場監管部門有關人員在明知海發醬料廠無證無照、生產假冒產品兩次被查處、生產線仍在運轉的情況下,未按照有關規定對其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僅僅口頭責令停產、沒收成品、行政罰款,致使海發醬料廠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條件一直得以保留,并且長期持續地大規模生產,其行為已涉嫌瀆職。而且,個別市場監管人員還存在徇私情節。2011年11月下旬,檢察機關以涉嫌食品監管瀆職罪對市場監管人員宋某某等5人立案偵查,并對其中3人批準逮捕。這是廣東省首例以涉嫌食品監管瀆職罪批準逮捕的案件。
深圳市檢察院反瀆局負責人表示,這些案件已經移交寶安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目前正在審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