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香醋,卻是放在酒瓶子里賣。近日,南京一位網友曬出自己遇到的稀奇事。揚子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回收舊啤酒瓶裝醋賣的這家小企業這么做是為了降低成本。有關部門對此也表示,啤酒瓶裝醋是允許的。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這件事情背后還藏著一個尷尬的現實:本來回收利用舊酒瓶對消費者和啤酒生產商來說,應該都是件降低成本的好事,但尷尬的是,南京回收舊酒瓶的途徑卻越來越少。
網上爆料
細心網友發現:
明明是啤酒瓶,卻裝起了香醋
近日,網友“chuj81”在南京本地一家論壇上發帖稱,“今天早上姐去吃餛飩,正當吃得百般無聊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姐眼前的這瓶醋……乖乖,這造假還能造得有點水平啊!造得阿能勤快一點啊?真難得看見這么懶的造假專業戶,連瓶子都省了。”帖子下面附的照片中,貼著“鎮江特產香醋”標簽的瓶子上,清晰可見玻璃上凸顯的幾個字“青島啤酒”。
根據帖子的圖片和描述,可以判斷出,這名網友是在路邊攤上吃餛飩的時候發現的上述問題,這瓶醋是放在桌子上的調料。
揚子晚報記者看到,醋瓶的商標上除了“鎮江特產香醋”幾個大字外,還寫著產品標準號、人民大會宴會用品等等字樣,而生產廠家則是“句容市三岔恒峰調味品廠”,生產日期是“20120305”。瓶身上清晰可見的幾個凸出的字“青島啤酒”顯得與其他標簽格格不入。
眾多網友爭論:
是低劣造假還是二次利用?
短短一天,這個帖子在網上點擊率達到數萬,獲得了好幾頁的留言,網友觀點各異。
一部分網友認定這是“水平低劣”的造假。比如有人譴責這種行為,稱“造假已經到了無須掩飾的地步”;有人感嘆“假得太離譜了,只能說這商家太笨”。還有網友指出,“不光瓶子的問題,還有標簽上的‘人民大會宴會用品’,有這個大會嗎?”
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為,這可能只是玻璃瓶的二次利用。“未必是造假,從瓶子來說至多是為了節約成本直接使用的回收啤酒瓶。所謂造假是指冒用他人商標,假冒他人商品或制造名不副實的產品。”“這應該不屬于造假,本來瓶子就可以二次利用的。”“像啤酒、醋、醬油等,玻璃瓶是回收再利用的,是節約能源。”“不假啊,以前都是這樣的,只要里面裝的是合格產品就行啦,國家對這塊是沒有禁止的,有點小題大做啦。”
還有網友幽默調侃:“說明環保意識很強,充分地利用了身邊的各種廢品。”
記者調查
酒瓶裝醋到底算造假還是合法的二次利用?國家對于啤酒瓶二次利用有何具體規定?這個來自句容的生產廠家為什么要用啤酒瓶裝醋?帶著這些問題,揚子晚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A
啤酒瓶用來裝醋,沒規定說不行
1996年啤酒瓶國家標準GB4544-1996頒布,規定啤酒瓶必須采用“B”字瓶。對于重復利用,有一個“關于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和包裝的建議”,其中有兩條非強制性建議,一是建議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為兩年,二是建議采用托盤包裝,以保證啤酒瓶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
南京市質檢院的專家告訴記者,過去一些小廠家沒有能力自行生產玻璃瓶,會采用回收舊啤酒瓶的方式來盛放產品。這種事是允許的。啤酒瓶可以承受一定的壓力,相對而言,質量和安全系數較好,因此,只要經過消毒,符合《食品包裝材料國家標準》的啤酒瓶是可以裝醬油、醋的,但是醬油、醋瓶不可用來放啤酒。
啤酒瓶裝醋是否涉及侵權?一位知識產權方面的專家徐律師告訴記者,一般而言玻璃瓶上印有啤酒生產廠家的注冊文字,則表明該瓶為啤酒生產廠家所專有,只能由商品的原生產廠家回收和復用。現在這種情況,使用酒瓶灌裝醋,會有一定程度的混淆,可以說是侵權。但考慮到出售的不是同類產品,鑒于一般常識也都知道青島啤酒不生產醋,所以也不能嚴格界定。
B
小工廠酒瓶裝醋是為了節省成本
“主要是為了省錢。”一位食用醋經銷商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確實曾見過一些小廠家所賣的瓶裝醋會采用啤酒瓶包裝,主要是為了節約成本。據他所知,這些廠家自制醋瓶,每個瓶子的成本至少在五毛錢以上,這對于他們來說成本有點高,因此他們會自己去回收一些啤酒瓶,這樣成本可以減半。不過張先生也坦言,這些小廠家所產的醋一般品質不會好,最大的優勢是便宜,家庭購買的極少,主要是一些小飯館采購。
揚子晚報記者走訪幾家超市和農貿市場的攤位,均沒有發現啤酒瓶裝醋的情況。但是網絡上搜索可以發現,在其他一些省份和地區,這種情況并非個例,而所有用回收的啤酒瓶灌裝醋的,均是一些品牌知名度較低的小廠家。
張先生透露,今年四月份媒體報道劣質醋的新聞后,類似產醋的小廠已經大量減少,網友爆料的這瓶有可能是此前銷售出去的。他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這種啤酒瓶裝的醋,“一方面小廠家造假比較多,另一方面,回收的瓶子是否能消毒干凈也很難保證。”
C
句容的這家調味品廠曾被曝光過
那網友遇到的這瓶醋是否來自張先生所說的這種小廠家呢?為了解這瓶醋的出身,揚子晚報記者撥打了句容當地114的電話,報出該廠的名稱,發現并沒有廠商注冊的號碼。
記者在網絡上搜索醋標簽上所寫的生產商句容市三岔恒峰調味品廠,也沒有發現廠商的信息,卻意外發現一則今年4月份的新聞報道。
報道中稱,該品牌醋存在較為嚴重的質量問題,醋酸含量達不到國家標準值的一半,也就是說不夠酸,口感淡,摻的水太多了,屬于不合格產品,已經被暫停銷售。
不過記者注意到,這篇報道中并沒有提到該產品的包裝問題。
延伸調查
舊啤酒瓶回收遭冷遇
既然啤酒瓶回收后不但可以裝啤酒,還能夠裝醋,那么理論上,應該有很多回收業務在進行。但揚子晚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南京市場上,絕大多數廢品收購站都拒收舊啤酒瓶,唯有一些小店和少數超市還做啤酒瓶回收的業務,但也主要針對在其店里所買的整箱啤酒,回收還需消費者自己送過去并出示發票,頗為麻煩,這導致許多原本會存著啤酒瓶賣的家庭直接選擇丟棄。
廢品站:
又重又沒利潤,不回收
夏季是啤酒消費的旺季,以往許多市民都有隔一段時間把家中啤酒瓶集中賣掉的習慣。但記者走訪多家廢品收購站卻發現,現在已經很少有地方愿意回收啤酒瓶。
“又重、又占地方,還容易碎。”在華僑路附近一條巷子口,一家小回收站的工人正在門口整理飲料瓶,將瓶子一個個壓癟然后裝到麻袋里。“你看飲料瓶踩扁了就不占地方,拿起來也輕,一個蛇皮口袋放幾百個,但啤酒瓶就不行。”她告訴記者,玻璃啤酒瓶現在沒人收,沒錢賺。
“麻煩、費事,現在沒人收這個,光上門搬就累死個人。”在南湖一個老小區里,一個收廢品的師傅抱怨說,“啤酒瓶基本上只能當碎玻璃賣,一斤才幾分錢,不劃算。”
小賣部:
只收自家賣的還要送上門
超市是很多人購買啤酒的首選地,也是許多經銷商最大的供貨途徑,那么這里是否回收啤酒瓶呢?
揚子晚報記者在新街口管家橋的一家蘇果超市詢問工作人員,對方連連搖頭,“我們從來不做回收,所有的蘇果超市也都不回收啤酒瓶。”據了解,絕大多數大型超市都沒有回收啤酒瓶的業務,主要原因是麻煩。
在記者詢問的多家店里,只有一家小賣部的老板告訴記者,之所以還回收舊瓶,是因為廠家經銷商會將廢酒瓶拿走。但店主也明確表示,“在我家買的啤酒才收,2毛錢一個,不是我家買的不收。”老板對記者抱怨說,啤酒瓶回收價格低,而且放在門口,每天還要搬進搬出,累得要命,很不值得。
上海華聯超市也是為數不多的愿意回收舊酒瓶的地方,2毛一個,但范圍僅限從該店購買的各品牌啤酒,不僅如此,消費者還需憑購物小票,自行把酒瓶帶到店里。
消費者:
賣空瓶太麻煩,直接扔掉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于回收太麻煩,不少消費者都直接把空啤酒瓶扔掉。
家住城東的吳姓市民告訴記者,即便只是一打12瓶啤酒,把空瓶子扛下樓再送到購買地點也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兒,按照2毛一只的價格,為了兩塊多錢跑這么一趟實在不怎么劃算。還不如直接扔掉來得方便省事。
回收渠道越來越少也促使很多消費者,即便有收集舊瓶賣的想法也漸漸放棄了。
此外,還有些喜愛喝啤酒的消費者表示,玻璃瓶裝啤酒又重又容易碎,買了帶著走也不方便,不如改喝聽裝啤酒,輕便省事,也省了為賣不賣空酒瓶這種雞肋事煩神。
新聞鏈接
廢舊玻璃瓶可制成建筑材料
據了解,目前我國垃圾回收分類體系還不完善,無法對碎玻璃或完整的玻璃制品進行統一回收。家庭產生的廢舊玻璃瓶可隨生活垃圾一起處理,一部分運到垃圾填埋場填埋,另一部分通過高溫熔化,與煤渣一起用于制作建筑材料。
另外,玻璃成分不同,不是每一種玻璃制品都有回收價值。有些玻璃是抗壓、耐高溫低溫,或是添加了微量元素,具有回收價值,而用于盛裝醬油、醋等的玻璃瓶一般都是一次性的,沒有再利用的價值。
回收一只啤酒瓶能省0.8度電
據測算,每生產一噸玻璃,需要消耗約1.1噸各種原料,再加上約140公升的重油或等比的其他能源。而每回收一只啤酒瓶,可節省約0.8度用電量,回收一只玻璃瓶節省的能源,可點亮100瓦的燈泡4小時。世界先進國家都將廢玻璃回收再利用,視為推動資源回收重要工作之一,像瑞士、德國、日本等國,廢玻璃的回收利用率已達到80%以上,世界平均水平也已接近50%。而我國的廢玻璃回收利用率卻長期徘徊在25%至30%之間。(實習生郭菁 記者柳揚)
(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