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對本報記者透露,“電商價格戰階段性結束”。此輪電商價格戰引起了外界強烈的質疑,昨日,國內最大購物搜索一淘網宣布:8·15當天真正降價的商品僅有5%左右,商品降價的金額平均不超過10%,某些電商缺貨率達到30%。盡管該數據也引起很大爭議,但電子商務對實體門店的沖擊越來越明顯已成事實,實體門店如何轉型現實地擺在了以蘇寧為代表的連鎖企業面前。
雖然劉強東(微博) 在自己微博上一再強調“從沒說過戰爭已經結束,相反戰爭剛剛開始”,但進入本周,電商價格戰明顯開始熄火。此前,劉強東在微博上宣布“高齡資本的老板特意從美國打來電話,并建議價格戰引到全品類,周一推出”,但隨后該微博被刪除。截至發稿,劉強東在微博上已連續兩日一句未發。
劉強東“啞口”,蘇寧方面也宣布停戰。孫為民昨日正式表態“電商價格戰階段性結束,而長期性的斗爭開始了”。孫為民指出,蘇寧將會把精力放在線上線下的事例發展上。
一淘網:缺貨率達30%
昨日,一淘網公布了8·15前后幾天監測到的B2C商家數據情況,數據顯示,8·15當天真正降價的商品僅有5%左右,其中一些B2C商家的降價商品總量還低于平均水平。他強調,商品降價的金額平均不超過10%,降價幅度遠遠沒有商家自己喊出的“你敢1元,我就敢0元”那樣吸引人。
一淘網數據分析師陳航透露,在8·15價格戰開始前一天晚上,部分商家悄悄提升了商品的價格,其中京東商城1.22%的數碼家電類商品漲價,平均漲幅超過585元,漲幅高于其他商家。而8·15價格戰開始后,不少熱銷商品出現了高缺貨率的現象,其中京東商城缺貨率達到30%,位居首位。此外,當天上午4個小時以內,不少商品的價格變化都超過5次。
消費者:支持比價
在此輪電商價格戰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一淘網因為實時發布各家電商網站產品價格對比而備受爭議:因為阿里巴巴旗下也有電商業務,并且和其他多家公司互為競爭對手。
對此,京東商城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淘網公布的數據可信度存疑。京東從未進行過類似“先漲后降”的行為。期間有客戶截屏稱京東提高價格,其實是因為京東修改價格需要審核,有一段真空期。
而一淘網稱,一淘網收錄了5000家購物網站,超過10件商品的數據,數據真實性由事實說話。不少消費者認為,價格越比越透明。
記者昨日在廣州的家電連鎖賣場看到,此輪電商價格戰帶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比價”。不少消費者在購買大家電時都會去國美和蘇寧提供的電腦上查看線上價格。廣州國美給本報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80%的顧客參與了線上比價過程。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輪電商價格戰雖然帶有明顯的炒作和營銷痕跡,但對國美和蘇寧來說,最大的損失不是被京東牽著鼻子走,而是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不過隨著國美和蘇寧實施“線上線下同價”,多數消費者表示,如果線上價格沒有優勢,仍愿意把實體門店作為選購電器的首選。
在8·15價格戰之后,國美、蘇寧在網民當中的知名度和流量增長幅度超過了京東,成為了價格戰的主要受益者,一淘網流量也迅速增長。陳航說:“在15日后,蘇寧、國美都對京東發起強烈反擊,3C數碼的熱門類目商品達到5%左右的降幅,這也進一步沖擊了京東等傳統B2C電商的優勢品類”。
受電商沖擊 實體門店正加速轉型
而另一方面,實體門店正在遭受電商的沖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德勤會計師事務所16日共同發布的《中國連鎖零售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報告》指出,2011年下半年開始,特別是2012年以來,連鎖零售企業普遍出現明顯的銷售增長乏力甚至負增長現象。《報告》認為,網絡零售等新興零售模式的快速發展和擴張,對傳統連鎖零售企業的經營造成了沖擊。
蘇寧店內將開食品超市
而為了應對挑戰,實體門店正在加速轉型。昨日有消息稱,日本大型食品超市巨頭MARUETSU.INC公司將與中國蘇寧電器集團成立合資企業,于2013年在蘇寧電器內部開設1號店,而蘇寧電器方面將以此為契機向以家電連鎖為核心的綜合型商業服務方向發展。
消息稱,在此次蘇寧電器與MARUETSU的合資企業中,MARUETSU的預定出資比例為70%,蘇寧電器方面的出資份額為30%。2013年這家1號店將率先亮相在蘇寧無錫的一家門店。報道還指出,今年1月份蘇寧在日本的樂購士店就已經同MARUETSU食品超市進行食品和家電的互補式合作。
孫為民對本報記者證實了合資公司的消息,“這件事通過香港蘇寧來操作,”孫為民說,由于涉及的額度并不大,蘇寧電器無需作出公告。
除了MARUETSU,蘇寧此前還一度傳出與中國最大的樂器零售商樂博進行收購談判,與垂直電商、主打高端服飾品牌的瑪薩瑪索也傳過“緋聞”。(薛松 劉新宇)
已有530000條與電商 蘇寧電器 一淘網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