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天津8月25日消息(天津臺記者孫陽)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披露目前我國嬰童食品市場存在5大問題,其中難辨進口食品真偽最為突出。記者走訪了天津一些超市和母嬰用品專賣店發現,進口區嬰童食品普遍沒有“準入證”,也就是沒有CIQ中國檢驗檢疫標志。
記者近日走訪了天津的一些母嬰用品專賣店,發現食品的外包裝上幾乎都會標注像產品名、原產國、制造商還有進口商等。但是卻很少看到CIQ也就是中國檢驗檢疫標志。詢問銷售人員,他們對這個“CIQ”標志也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是作什么用的。
記者隨即采訪了一些市民,幾乎所有的被采訪者表示,不太清楚CIQ標志的用途。據了解,CIQ標志也就是中國檢驗檢疫標志,它的背面注有16位防偽編碼,是進口食品的“準入證”。
根據規定,進口食品標簽必須事先經過審核,取得證書。合格的進口食品還必須符合出入境檢驗檢疫標準,具有由檢驗檢疫局出具的“進口食品衛生證書”,同時外包裝要加注激光防偽“CIQ(中國檢驗檢疫)”標志。
根據中消協的說法,不具備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食品可能有安全隱患。據了解,目前國內銷售的“進口食品”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產地在國外,由國內經銷商粘貼中文標識并在國內銷售,外包裝上沒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其實只有這一類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進口食品。
第二類是原料是由國外廠家生產,由國內廠商進行包裝和經銷,包裝上是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其實這一類應該屬于國產食品。
第三類就是包裝上是外文,由國內的廠家進行分裝,也沒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這一類食品其實有可能是進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貨。
已有37000條與進口食品 嬰童食品 激光防偽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