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正風靡全國,不法分子卻從觀眾的熱捧中看到商機,利用這一節目開設“釣魚網站”,打著所謂“《中國好聲音》節目組”的名頭,以收取“保證金”的伎倆行騙,致使多人上當,均被騙走數千元。日前,南通警方通報了案情,并全力偵查這一系列詐騙案,同時提醒市民,未經核實切勿輕率匯款,以免被騙。昨日,省公安廳在官方網站發布此類犯罪的防范提示。 通訊員 沈宮軒 揚子晚報記者 于英杰 網友上當
花錢就能上“好聲音”?結果錢給了“聲音”沒了
8月初,南通如皋一名網民在一家娛樂網站看到一則信息,稱《中國好聲音》節目組正在網上“選秀”。心動之余,這名小伙子立即撥打電話與之聯系。對方信誓旦旦表示:只要你有決心,我們就有信心;任何相信自己的歌聲能打動別人的人,都可以參加這一大眾娛樂節目。但是,若報名參加,首先要繳納“保證金”3300元。隨后,對方報出一個銀行賬戶,要求這位網民匯款,用以“登記確認”。小伙子被說得心熱,立即匯出了“保證金”,可再也沒法聯系上對方了。
10天后,類似的情節再次上演。南通市民劉某“百度”《中國好聲音》報名方式,在網上找到一個域名為www.jstv-voice.com的網址,便用手機撥打了網站所留電話:4008111858。一自稱“《中國好聲音》欄目組工作人員”告訴劉某,歡迎他報名,但要先繳納3600元的“保證金”,并提供了指定賬戶。沒有絲毫懷疑的劉某當即匯了款,結果卻是“泥牛入海”,再也沒等來對方的消息。
警方提醒
“草根”歌手想快成名,騙子瞄的就是這種心理!
南通警方辦案民警分析說,《中國好聲音》采取不重參與者外貌長相、只重音質條件的“盲選”模式,使一些“草根”歌手一舉成名,也使不少音樂愛好者躍躍欲試。不法分子正是瞄準了潛在參與者的這種心理,以“《中國好聲音》節目組”的名義作幌子,通過電話或網絡發布虛構的“報名信息”,謊稱只要繳納一筆“保證金”就能上節目,大肆進行詐騙。由于不法分子提出的“保證金”數額相對較低,使一批懷揣夢想、愛好音樂的人覺得“門檻”不高,在滿懷憧憬中匯出錢款,輕易受騙。
民警提醒說,從作案手法上看,不法分子用的都是裝有任意顯號軟件的手機、網絡電話等設備,并通過設置迷惑性較強的“釣魚網站”,對報名者進行誘騙。與以往電信詐騙案中僅僅發布中獎信息的手法不同,不法分子還主動提供網址、驗證碼、咨詢熱線來迷惑受害人,制造假象,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因此,報名者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聯系核實,切不可沖動行事。
由于這類犯罪也可能在其他地方發生,為防止更多網友上當,昨日,省公安廳在官方網站發布了此類案件的防范提示。
已有590條微博討論#騙局#話題 點擊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