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節快到了,兒子和兒媳又是給四歲的孫子馬騰置新衣,又是買玩具的。看著他的幸福生活,我竟產生了嫉妒感,我的童年哪能和他相比啊。
我一記事,便知衣服的短缺與寶貴。夏天永遠是一件粗布小褲衩,赤臂光腳,冬天的棉襖露著棉花,春秋穿的是一套衣服。鞋子經常是前露腳趾頭,后露腳后跟。
我的孫子衣服滿箱,春裝、夏裝、秋裝、冬裝樣樣俱全,而且全是高檔名牌的。夏天皮涼鞋,冬天羽絨服,春秋高級運動褲,樣式新穎,美觀大方。而且只穿新的,稍舊一點,便扔在了一邊。說心里話,我真有些心疼。
童年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餓”字,好像從未吃飽過。童年里,我曾吃過樹皮、樹葉、草根、草籽、棉花籽、老鼠、蚱蜢……至今,回憶起挨餓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我的孫子大米白面頓頓有,雞鴨魚肉天天吃,下飯店去館子是常事。各種飲料與營養品應有盡有,有時孫子還變著法子要那些我都說不上來的東西,他真幸福啊!
我的童年與父母一直住一個屋子,睡一條土坑。屋子的墻是泥壘的,房頂是高粱桿搭的,上面抹了一層泥。下雨時,像篩子一樣到處漏雨。冬天冷風刺骨,夏日炎熱難耐,更煩人的是蚊蟲叮咬,身上整天被叮得傷痕累累。兩扇古式木門上掛著一把大鐵鎖。屋里的一張八仙桌,兩把圈椅便是全部家當。
我的孫子一生下來,便住上了歐式洋樓,刮風不透,下雨不漏,屋內簡直成了蚊蠅的禁地。現在還住著套間,屋內家具一應俱全。夏有空調,冬有暖氣,睡有席夢思,蓋有太空被,儼然享受著皇帝的待遇。
我的童年行走與外出均是步行。有時,路走得遠了,腳上就磨了泡,用開水燙燙腳,再用針把泡扎破,真是疼極了。
我的孫子從一生下來就坐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外出旅游還坐火車、飛機、輪船。您看氣派不氣派?
我童年的玩具是泥小人、泥響蛋、泥哨子、泥制彈丸,可以說是泥的世界。偶爾看一場電影,還得跑很遠的路程。
我的孫子有會動的小汽車、挖掘機、能閃光的奧特曼,還有電子游戲機。電視機、DVD機早已不稀罕,還時不時地用一用電腦。如果到了公園與兒童樂園,那更是到了歡樂的世界,玩具應有盡有,形式五花八門,令我羨慕不已。
回憶著我的童年生活,目睹著孫子的幸福生活,我心里有諸多感慨,“是新社會給我們帶來幸福生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