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海參”的人看到遠處有警車開過來,丟下三大箱貨物駕車逃走了。
“海參”制作逼真,彈性像橡膠,完全沒有腥味,底部 還能看到模具印記。
前天下午,兩名男子進入海淀區(qū)知春路的海淀藝術(shù)大廈,在多家公司內(nèi)稱自己是給其他公司送貨的,剩余部分海參急需出售,多人買入。昨天,多家海參專賣店工作人員稱該海參為假貨。
市民劉先生在海淀藝術(shù)大廈內(nèi)的一家公司上班,他稱,前天下午1點多,兩名男子推著裝有海參、黃花魚、對蝦的泡沫箱來到他們公司,稱自己是到該樓另一家公司送貨的,因該公司有人不在單位,剩余的貨急需賣出,“海參、魚和蝦都是凍著的,當(dāng)時也沒仔細看,以前也沒見過”。海參每盒有10根,對方要價220元。看著挺便宜,劉先生及多位同事買了12盒海參及魚和蝦,價值3000多元。前晚劉先生回到家,家中老人稱這是假海參。經(jīng)過多方咨詢,劉先生才發(fā)現(xiàn)自己受騙了。
昨天,劉先生及同事報警后打通售假海參男子的電話,稱還需再購買海參。對方攜帶兩箱“海參”趕到約定的地點,但不知何因接到電話后突然離開,民警緊接著趕到現(xiàn)場,“這男的應(yīng)該是被警車嚇走的”。
昨天,記者見到了劉先生購買的這些海參,呈深色,均約10厘米長,背部有整齊排列的4條背刺,手感類似于膠狀物,掐掉一塊放在舌尖,沒有任何味道,撥開內(nèi)部比較平滑。
北京市食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三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尚無鑒定海參真假的技術(shù),但多家海參專賣店的工作人員稱這是假海參。他們稱,真海參的顏色比這些海參淺,每根大小不會如此相似,背部的刺排列并不整齊,會有腥味,撥開內(nèi)部會看到明顯的筋。此外,每根即食的真海參售價一百多元,每斤生海參售價兩千多元。因此,無論從價錢還是質(zhì)量上看,這些海參都是假貨。
昨晚,記者撥通售海參男子留的電話,對方否認自己賣海參,稱是提供貨運車輛的。目前,海淀警方已介入調(diào)查。
(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