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用卡糾紛案爆炸式增長
許多大學畢業生被銀行上法院追債
4年前,南昌一些高校新生入學時,校園內上演銀行間的信用卡爭奪戰,只要出示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堪稱“零門檻”。而如今,這些大學生畢業了,銀行找不到人,只好上法院等人去。數據顯示,當前信用卡糾紛案件呈爆炸式增長,因透支而轉為信用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中,主要為這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們。
大學生剛畢業就被銀行追債
今年6月,南昌某銀行客服撥打大學生王某的電話發現,此號碼已停機。王某是南昌一所高校的學生,早在2008年,王某就在銀行辦理了信用卡,這期間有借有還。然而到了今年2月,銀行發現王某的信用卡欠著3000元的記錄,雖然催著王某還款,但王某沒有一直兌現。
之后,銀行通過多種途徑試圖聯系王某還款,但沒有結果。于是,包括王某在內,銀行將數名欠款者起訴到法院,直到法院開庭當天,銀行方面終于在法庭上見到王某。
“不是不還這筆錢,實在是現在沒有錢可還,剛剛大學畢業,一個月一千多元的工資,還不夠用呢。”王某告訴法官,信用卡上3000元,當時是想畢業后賺了錢就還上。“當時對于信用卡不太了解,以為畢業了,我去外地,銀行業找不到我。”王某摸著頭不好意思地說道。
而在另外一起大學生因透支遭銀行追債案件中,高校畢業生小楊稱,當年他不止辦了一家銀行的信用卡,而是擁有著三家銀行的信用卡,很多時候,由于還不上錢,只有幾張卡相互“倒騰”才能還上。“現在后悔辦了這些卡,如果沒有這些卡,或許我也就不會那么會用錢了,而被銀行告上法院,不但信用有了污點,還影響以后貸款買房買車,真不該。”小楊說道。
信用卡糾紛案件呈爆炸式增長
9月初,南昌多數高校陸續接受新生報到。記者走進多家高校,在現場,記者沒有看到銀行信用卡爭奪大戰一幕。“幾年前,辦理銀行卡、信用卡的攤位上,大一學生僅憑學生證就可申請一張透支額度為1000元至2000元的信用卡。”南昌大學科技學院一名老師告訴記者,這一現象從2010年開始就沒有了。
南昌市西湖區法院法院吳副院長告訴記者,當前信用卡糾紛案件,呈爆炸式增長,其中包括這些大學生“卡奴”剛畢業就當被告的案件在內,都出現增長趨勢。
“幾年前的這些銀行瘋狂舉動,卻因為大學生信用卡居高不下的不良率,使得銀行開始為當初的大肆擴張買單。”一名法官感嘆。
根據銀行方面提供的一份文件顯示,當前各大銀行嚴格控制大學生辦理信用卡,是因為銀監會早在2009年就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信用卡業務的通知》,明確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學生發放信用卡(附屬卡除外);向經查已滿18周歲無固定工作、無穩定收入來源的學生發放信用卡時,須落實第二還款來源,并確認第二還款來源方以書面同意承擔相應還款責任。
從招攬大學生辦卡,到對辦卡人作出限制,再到“閉門羹”的出現,這種變化頗耐人尋味。
高校畢業生頻頻因透支犯罪
“今年1至8月,共審理因信用卡透支而構成信用卡詐騙的犯罪案件28件,而去年同期僅6件。”采訪中,南昌市西湖區法院一組數據顯示,當前因透支而轉為信用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中,主要為這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們,這一現象值得社會關注。法官介紹說,頻頻發生高校畢業生剛參加工作,就因透支而觸犯信用卡詐騙犯罪,說明這些人的法律意識不強,不知道惡意透支是犯罪。而相關銀行也應該規范發行信用卡,發卡前應詳細告知持卡人透支后經催收不還的法律后果。
大學生的錢要怎么花才靠譜?
那么,對于大學生的錢要怎么花,江南理財團給出中肯意見,本報記者進行了整理。
提問:我是男生,家里每月給的生活費總共1000元,我該怎么用?
建議:要理財,就要先學會規劃。每次拿到生活費,要先算一下錢要用在哪些地方,將生活費按所需分成若干份,如飯錢、交通費、話費、生活用具費等各需要多少。留一部分做后備資金,不妨試試記賬,將每筆開銷記錄下來。按月份和類別,記錄每天的開支情況,合理分配生活費用。
提問:我給孩子的生活費是按學期打過去的,孩子開始亂花錢,之后借錢度日。怎么辦?
建議:父母應根據孩子的生活習慣來決定生活費的多少。如果孩子節約,平時不亂花錢,生活費就適當寬裕一點,看他會如何理財。如果消費習慣不好,常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就需要“掐緊”點。另外,建議生活費半月給一次或一個月給一次等方式來控制孩子的經濟。(江南都市報 文/吳云 陳長權 記者葉偉)
(大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