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以下簡稱《通報》)稱,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的安全性問題比較突出,嚴重過敏反應病例較多,存在超適應癥用藥現象。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采訪了擁有此注射劑國藥準字批號的上市公司。其中,科倫藥業稱雖有批號但并無生產;神威藥業表示未收到召回通知;遠大醫藥公關負責人洪嘉棋則稱,企業需進行調查,現在不予置評;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藥業)質管部經理陸軍向記者表示,他們未收到任何對于該藥的不良反應投訴,暫未打算召回,而對于企業是否有影響現在還不清楚。
藥業專家邊晨光認為,《通報》中未要求藥企對該藥物進行強制召回,因此藥品召回可能性較小。
44家藥企持有生產批號
《通報》稱,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中,有關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的病例報告共計718例,其中,嚴重病例31例,占所有報告4.32%。嚴重病例報告中嚴重過敏反應較突出,主要不良反應表現為過敏性休克、過敏樣反應、呼吸困難等。
據公開資料,國內共有44家藥企持有49個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的生產批號,其中包括6家上市藥企,分別為新華制藥、科倫藥業、上海輔仁、亞寶藥業、遠大醫藥、神威藥業等。但記者采訪到的上市藥企中,大多雖有生產批號,但是都未生產或者批量較小。
科倫藥業證券事務代表黃新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雖然有批號,但是還在研發中,并未生產。隨后,記者采訪了神威藥業的媒體負責人王元。王元稱,雖然神威藥業在生產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但產量很小,此次通報對神威銷售量不會有大的影響。而遠大醫藥公關負責人洪嘉棋稱,“目前不予置評”。對于A+H股上市的新華制藥,記者反復致電新華制藥總機,截至發稿時,無人接聽。
市場銷售影響有待觀察
在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進入輿論漩渦的時候,記者致電地壇醫院以及佑安醫院等藥房發現,不少醫院使用的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的品牌均為民生藥業。
記者致電民生藥業質管部經理陸軍,其表示,民生藥業已經做了20年的門冬氨酸鉀鎂注射劑,但從未收到其不良反應的投訴,并不清楚此次通報是否會對民生藥業的銷售額產生影響。
安保咨詢分析師夏慶認為,影響肯定有,但目前還比較小,這要看后續進展,副作用比較大的話,就會召回,不大的話,召回的可能性就比較小。
藥業專家楊昌順也認為,此次通報事情不是很大,公眾反應有些過激,“過敏反應在藥物中屬于正常事件,門冬氨酸鉀鎂注射液屬于普藥,不會存在濫用而導致不良反應。藥監局發表此次通報,是希望醫療人員注意用藥安全,提醒此藥有嚴重不良反應,慎用而已。”(每日經濟新聞 郭夢儀 吳文坤 發自北京)
已有1000條與藥品不良反應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