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食用油價格波動劇烈,消費者擔心吃不消。新華社發
價格波動原因:大豆等原料依賴進口,美國大旱推升大豆價格
雙節臨近,消費市場暢旺,人們采購日用食品熱情也漸漸重燃。然而,在這個消費高峰期,最觸動民生敏感神經的食用油價格行情出現異動。昨天,有消費者反映。“前二三個月一桶魯花花生油才130元左右,現在都上升到150元了。”記者昨天從廣州價格信息網獲悉,據廣州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監測顯示,上周食用花生油價格繼續上升,其中5升魯花壓榨一級花生油、胡姬花特香花生油零售均價分別上升0.06%、0.47%。這已是廣州市場連續8周小碎步上漲了。另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4月1日相比,9月純花生油全國日均價上漲15.3%。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市場走訪
有超市收到花生油漲價通知
昨天,記者獲悉廣州有超市收到口頭通知,中糧旗下調和油企業全線漲價10%,不過,該消息被中糧否認了,包括金龍魚、魯花等品牌食用油企業均否認近期有調漲動作。
記者昨天走訪廣州洛溪一家大型超市,這里正在進行中秋大型促銷活動,在食用油展銷區,其中魯花壓榨一級花生油5L裝售價為144.9元,原價為149.9元;胡姬花特香壓榨一級花生油5L裝售價為133.9元,原價139.9元;金龍魚玉米胚芽油5L裝售價為76.9元,原價79.99元。記者發現,目前正在做促銷的食用油,促銷期都比較短,大多是一周或兩周,促銷后又恢復原價。
廣州家樂福、百佳、華潤萬家均表示,近日沒有收到食用油品牌商調漲的通知。廣州家樂福和華潤萬家、東山百貨均表示正在做食用油促銷活動。
不過,有超市卻表示已收到品牌食用油供應商的調價通知。 “魯花、刀嘜食用油最近有調漲,主要是花生油品類調價,漲幅為3%-5%。”昨天,廣州一家大型百貨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月起,該公司已收到魯花、刀嘜兩品牌供應商的調價通知,其他品牌也都放出調漲的風聲,但正式通知則尚未下發。該人士并表示,目前不少品牌食用油供應商,采取先提價,再促銷方式來過渡,以避免引起消費者和相關部門、賣場方面的不滿。
昨天,魯花、金龍魚、白燕等品牌食用油企業均否認近期有調漲。擁有金龍魚品牌的益海嘉里公司昨天也表示,該公司近期沒有再漲價,最近的一次調漲是在7月份。
魯花華南區負責人表示,目前正處于中秋國慶消費旺季,也正是該公司銷售黃金時期,為了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他們公司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漲價。據透露,一般中秋期間食用油的銷售量占企業全年銷售的30%-40%。
另一家佛山當地的知名品牌白燕花生油,也表示近期該公司沒有調漲。但該公司也坦承,今年花生油原料價格飆漲,令企業承受了很大的成本壓力,在上半年該公司陸續微調過花生油價格,累計漲幅僅為5%。
有業內人士指出,按慣例,每次調漲前,該公司都會向有關方面提前發出通知,今年8月在發改委要求魯花、益海嘉里、福臨門等5家企業建立食用油價格報告制度,每周三定期向國家發改委報送食用油出廠價、批發價和零售價后,上述幾大企業在價格調整方面變得更為謹慎。
最新數據
除了明漲外多次暗中小幅漲價
不過,盡管有國家的調控和食用油企業們的“穩定”承諾,在消費市場里,國內食用油價格持續上漲的態勢依然存在,并未有停止跡象。記者昨天走訪市場發現,與去年相比,目前食用油價格處于今年以來的最高位。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4月1日相比,9月純花生油全國日均價上漲15.3%。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價格漲幅居前,在19%-26%之間。
來自廣州物價局的廣州價格信息網監測顯示,7月3日—7月8日,5升魯花花生油、5升胡姬花特香花生油零售均價每桶分別為139元、122.79元;9月10日-15日,5升魯花壓榨一級花生油、胡姬花特香花生油零售均價每桶分別為145.6元、132.9元,在兩個月內,上述品牌花生油分別上漲6.6元、10元。
今年以來,國內出現的大規模食用油漲價潮共有兩波,4月初,金龍魚、魯花、福臨門掀起國內第一波大型菜油、花生油價格上漲,當時企業出廠價調漲幅度為8%左右;7月、8月期間,金龍魚、福臨門再次發起國內第二波漲價,當時上調幅度為8%。
業內人士指出,事實上除了上述兩波比較大型的漲價潮明漲外,今年其它食用油品牌均采取多次、小幅微調的方式暗中漲價。
消費提醒
專家提醒:小心散裝花生油摻假
記者昨天獲悉,隨著食用油價格節節攀升,部分中低收入人群轉向尋找更便宜的油品,有部分市民甚至直接放棄超市,將“戰場”轉向市場的散裝花生油。據悉,農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花生油平均價格要比超市的金龍魚等大品牌低30元左右,不少市民、小餐館直接一次性購買十幾桶囤放著。
為何農貿市場的散裝花生油價格這么便宜?昨天,有業內人士向記者爆料稱,價格便宜的花生油,很多是摻假,比如摻雜了玉米油。“玉米油是一種中性油脂,摻在花生油里像花生油的味道,摻在豆油里面像豆油的味道,至于摻多少,那就要看價格便宜多少了,現在花生油價格這么貴,成本都擺在那里。”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般兩斤半花生米榨一斤花生油,大廠小廠的出油量都差不了太多,目前,一斤花生米大概能出二兩花生干,一斤花生干的價錢在6到8元,所以,如果價格便宜得離譜,就是摻假了。
某花生油品牌廣州市場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按照目前花生的零售價格,消費者自己可以去推算一下散裝花生油的成本,如果每斤低于15元摻假的可能性極高。”這位負責人還表示:摻假事小,影響身體健康事大,散裝油中很有可能含有強致癌物黃曲霉素。
有消費者還表示,散裝花生油除了價格便宜,還有一個特點是特別香。為什么散裝花生油特別香呢?對此,中國糧油學會米制品分會副會長、暨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傅亮解釋稱,散裝花生油之所以會更香是因為壓榨過程中高溫作用下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從行業角度來看,這種直接從植物中提取沒有經過精加工的油叫作“毛油”,而正規大廠家生產食用油為了達到國家標準確保食用安全會有一系列的脫色脫臭的精加工程序,在這個過程中花生油的香會有很大的散失。
為何食用油價格波動劇烈
■縱深分析
近年來,國內食用油價格波動劇烈,從去年底至今,國內大規模的食用油價格調漲就有五六次,而為了穩定國內食用油價格,國家相關部門包括發改委等,自去年起就多次啟用“約談”機制,今年以來,在經歷兩次“約談”之后,發改委還實施了價格匯報制度、加大拋儲、加大進口大豆等舉措,然而收效有限。為何我國食用油價格波動劇烈?對此,有專家指出,我國食用油對外依賴嚴重,國際市場的一絲風吹草動都會迅速傳導進而影響到國內油價,從而使國家管控失調。
“我國國內大豆種植每年僅有1000多萬噸,而進口量每年為5000萬噸,從中可見中國食用油市場對外依賴度有多高。”昨天,中華油脂網資深分析師郭清保介紹,我國80%以上的大豆均來自于進口,今年以來,美國干旱造成減產的預期,較大程度導致大豆期貨大漲。“大豆期貨主力合約價為5000元/噸,而8月中旬該價格為4700元/噸,隨著消費旺季到來接下來價格估計還會上漲。”
上述人士進一步分析,進口大豆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為了舒緩壓力,不少企業采取小碎步、多次提漲的方式來完成提價。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食用油料行業研究員向建軍指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國的食用油嚴重依賴國外市場,自給率僅為40%,定價權不在我國企業手中”。
中國糧油協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遠也表示,中國作為油脂油料世界最大需求國,卻無法掌控其定價權。美國、澳大利亞等油料出口大國油料價格的漲跌,都會對國內糧油產業帶來較大影響。
已有210000條與食用油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