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費“買50送50”、“買100送100”……這樣誘人的廣告不是來自三大運營商,而是一家名叫“節費通”的通訊公司。賣卡人的“熱心”代充,也只換來盡管多扣費,也都不能退卡的結果。筆者昨日(23日)在(北京)木樨園橋附近發現,一種“節費通”正在周邊的報刊亭中銷售,而三大運營商的充值卡卻不見蹤影,幾名買卡人在充值后大呼上當,稱這種卡為“騙錢通”。
活動名義幫充話費
“這兒賣手機充值卡嗎?給我一張100元的聯通一卡充。”昨日下午,在木樨園橋公交站約50米外的報刊亭外,筆者向店主詢問。
“現在我們做活動,充100元就送100元,你把手機號給我,我幫你充。”站在報刊亭內的店主接過筆者的手機,在確認手機余額大于1元后,轉身就撥打了報刊亭里的座機,幫忙充值。
不到1分鐘,店主就說,已經充了200元。隨即她又遞來一張使用過的節費通充值卡和一份使用說明,充值卡上寫著“本卡可用于中國移動、聯通和電信用戶充值”。筆者隨即撥打聯通客服電話查詢話費余額,卻發現根本沒有充入200元。
“錢已經充進去了,不過打電話要按照給你的使用說明打。”這會兒,店主才說,這個“活動”并不是中國聯通的促銷,錢充進了“節費通”。每次按照使用方法撥打電話,扣除的就是充入節費通的錢。
撥打電話程序多
“沒事兒,你按照這個流程打,不扣你聯通的錢。”看著筆者有疑慮,店主忙勸說道。
“使用說明”中稱,使用人可以先撥打預約號碼15201332641,然后根據語音提示輸入要撥打的手機號加#號鍵后掛機,2秒鐘后會有來電,接起來就能實現通話;第二種方法是先撥打預約號碼13466792775,提示預約成功后掛機,2秒鐘后會有來電,根據語音提示輸入要撥打的手機號加“#”號鍵就能實現通話。
“我給你演示一下。”接過筆者的手機,銷售員用第二種方法撥通預約電話后掛機,可等了十幾秒都沒回應。
“不是說2秒接聽來電,這都多久了?該不是騙人的吧。”筆者問。
“怎么會騙你,活動都做一段時間了,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充值。”銷售員兩次用座機詢問情況后,預約電話才震響了筆者的手機。
就在此時,一位中年男子也被“買50送50,買100送100”的標語吸引,想要充話費,筆者搶先一步接過了話茬:“充值是充到一家叫節費通的公司,打電話要先撥預約號碼,再輸入要打的號碼……”
“太麻煩了。”中年男子搖頭轉身就走,店主皺起了眉頭。
用“節費通”不僅麻煩,除了電話業務以外,發短信上網還要另外交費,當筆者希望退錢時,銷售員卻表示節費通售出非質量問題概不退換,還表示這里不賣三大運營商的充值卡,“附近的報刊亭也是一樣”。
筆者隨后又走訪了周邊的幾家報刊亭,發現周圍確實只有這種“買100送100”的充值卡賣。
“節費通”通不通話都扣費
筆者拿兩部手機做了10次試驗,每次撥打預約電話,語音提示先會告知節費通的余額,可當提示預約成功后,總共只有兩次實現了通話,其余8次,被呼叫的手機也會響起,接起后聽到的卻是“您呼叫的用戶忙”。但無論是否實現了通話,節費通的余額都會被扣除0.3元。
以此計算,一共通了2分鐘電話,“節費通”上就扣掉了3元錢,每分鐘的話費高達1.5元。在網上,筆者查詢到不少用戶反映節費通信號差、常斷線、亂扣話費。
為何小販不賣三大運營商的充值卡,反而要賣“節費通”?記者查詢到,大運營商給報刊亭、小賣鋪的利潤點較低。一張100元的三大運營商充值卡,小販只能賺0.4元到1元。
而在“節費通”的官方網站中記者了解到,通話標準為每分鐘0.3元的100元面值卡,給零售商的發貨價是每張50元,給批發商和代理商的發貨價則每張只有30元。而且,只要進貨夠幾千元,就可以成為批發商和代理商。
以此測算,每銷售一張“買100送100”的節費通,小販最多有70元可掙、如果賣出一張面額最大的350元的充值卡,就以“買175送175”計算,其成本價僅為80元,純利潤則有95元。(實習生 陳諾)
已有28條與節費通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