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甜甜
一次重金屬含量及微生物超標的檢查,卻牽出了VOV(薇歐薇)復雜的“身世”。
“假如說真VOV每年在中國內地市場上有2個億的銷售額,那‘假’VOV至少有10億元的銷售額。”廣州尚道女性營銷有限公司董事長、尚道女性消費研究院院長張桓說,在中國VOV“假貨”的流通量比真貨多得多。
檢查后的意外
日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報告稱,在抽查的41款眼影產品中,VOV絢彩柔和眼影(顏色/編號:071)鉛含量高達400ppm,超出內地標準9倍。
據衛生部2007年版《化妝品衛生規范》要求,化妝品中鉛含量不可超過40ppm,臺灣地區的標準則為鉛含量不可超過20ppm。
根據臨床經驗,使用含鉛過量的眼影,長時間積聚會嚴重損害人的神經系統,影響肝、腎臟功能及紅血球的形成。在一家化妝品監測發布的網站上,已經將VOV眼影鉛超標事件的危險指數列為四顆星。
雖然據媒體報道,香港特區已經下架了VOV相關產品,但事發如今,《第一財經(微博)日報》在走訪中發現,不論是網上渠道還是實體店渠道,VOV在內地市場的銷售情況依舊。
記者就此致電VOV原內地總代理商廣州莉都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莉都”),該公司表示對此事不知情,并將電話轉向上海薇歐薇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薇歐薇”),該公司市場部負責人黃小姐表示,并沒有收到相關信息。
據知情人士介紹,在香港特區和內地銷售的VOV,雖然名字一樣,但實質上兩者沒什么關系。“香港特區銷售的VOV貨源來自韓國,內地市場上銷售的VOV絕大多數是本土生產的。”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源于韓國的VOV在業內以彩妝見長,曾在中國掀起一股韓妝潮流。有專家估計,VOV在中國市場上銷售最好的時候,能沖進彩妝品牌的前十名。雖然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懷疑,但對VOV當年掀起的韓妝影響力均表示認同。
記者走訪了廣州大學城附近的一些化妝品店鋪,許多店員并不清楚VOV眼影鉛超標的情況。據店員介紹,VOV在大學生消費群體中一直都賣得比較好。
而淘寶金牌美妝賣家小薇(化名)對記者表示,最近幾天的交易額跟平常差不多,沒有特別明顯的變化。小薇的美妝店里出售多款VOV彩妝品,包括此次鉛超標的絢彩柔和眼影。
此外,淘寶、當當、卓越、京東等線上渠道均有VOV眼影銷售。這些產品的售價分布在1.2元到188元之間,并且同一款型號的產品售價相差會比較大。
VOV迷離的身份
因為產品名稱相同,大多消費者也就根本不了解VOV的真實“身份”。
2006年,韓國VOV株式會社與廣州莉都合作,后者負責VOV在中國區的總代理。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間,VOV在中國內地呈現爆發式增長,在年輕一族的消費者群體中產生了巨大的品牌號召力,一度成了韓妝潮流的代表品牌之一。
2011年4月,韓國VOV株式會社宣布將中國區代理權轉給由武漢利標集團和湖北天華貿易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新聯合公司運作,并于當年8月份正式啟動VOV在中國內地的經營業務。但記者在采訪武漢利標方面時,對方以不清楚具體情況為由,拒絕回應關于VOV中國代理權的問題。
另據業內人士透露,2011年10月,韓國VOV株式會社被LG集團收購,VOV品牌得以保留。同年底,VOV中國商標糾紛案爆發,為如今VOV撲朔迷離的身份埋下伏筆。
早在十幾年前,從事彩妝批發業務的一位東北女商人受VOV在韓國市場上走俏的啟發,回國注冊了VOV中英文商標,成為中國內地市場上VOV商標的唯一合法擁有人。
2011年12月,上述東北女商人與VOV原代理商廣州莉都展開合作,成立上海薇歐薇,生產和銷售VOV產品。上海薇歐薇方面對外強調,該公司系VOV化妝品在中國內地唯一授權的合法生產企業,負責中國區域VOV品牌及全部產品的經營管理工作。
“韓國VOV由CAMMON公司生產,而上海薇歐薇的產品是由一家韓國化妝品代工企業COSMAX公司在上海代加工的。”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雖然上海薇歐薇擁有VOV的合法商標權,但VOV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銷售情況依舊魚龍混雜。
本報記者通過中國商標網查詢發現,在過去十年間,約有40家公司、31個個人申請注冊“VOV”商標,并且,多數申請單位或個人申請的商品服務內容和化妝品相關。
“每年的展銷會、美博會之類的活動,經常會出現同款VOV、多個參展商家的局面,很多人根本分不清其中的區別。”有私人美妝店店主對記者說。
在中國生產VOV產品的廠商很多,其中不乏較知名的正規化妝品公司。中國商標網資料顯示,2003年10月16日,廣州雅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申請注冊“VOV”商標。據廣州雅詩方面介紹,2003年,該公司與韓國VOV展開合作。但該合作僅維持了3年時間。資料顯示,廣州雅詩擁有的VOV商標目前已處于無效狀態。雅詩員工日前也對記者表示,從今年開始,雅詩已完全停止了對VOV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VOV商標似乎是塊唐僧肉,誰都想吃,結果是現在誰也沒吃到。尷尬的是,韓國VOV在中國市場一樣拿不到VOV的商標所有權。
2011年8月,韓國VOV株式會社社長徐德源對媒體表示,中國內地市場方面,VOV流通出現了一些問題,發展不夠理想,且“假貨”太多,希望能夠在肅清商標權后實現穩步發展。與韓國VOV株式會社熟悉的人士表示,這也是當年韓國方面更換內地代理商的主要原因。韓國方面想借利標的渠道影響力,打擊內地市場上的“假貨”。
爭奪商標權的失敗,使得韓國VOV在中國內地市場上面臨著尷尬的身份問題。因此,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VOV基本上都是國產貨,而在網店銷售的價格便宜的VOV,基本都是國產中的假貨,該人士說。
已有29000條與重金屬超標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