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質監局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貴金屬制(飾)品產品質量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共有5批次產品不合格。此次共抽查貴金屬制 (飾)品產品103批次,覆蓋上海市主要生產企業,而“金至尊”、“斯爾沃銀器”、“翠愛珠寶”和“鉆石天使”等的產品均被檢出不合格。
法律人士:商家涉嫌虛假宣傳
據了解,此次監督抽查依GB11887-2008《首飾 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QB/T2062-2006《貴金屬飾品》、QB/T1690-2004《貴金屬飾品質量測量允差的規定》等國家標準及相關標準要求,對產品的相關項目進行了檢驗。
抽查不合格產品中,“斯爾沃銀器”的龍鳳銀筷、“金至尊3D-GOLD”的千足金手鐲貴金屬含量實測值低于標稱值;“翠愛珠寶”的彩18K金項鏈貴金屬質量稱量誤差大于國家標準;“鉆石天使”的PT950項鏈則存在標識問題。
對此,資深珠寶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上述問題在行業內一直存在,這其實是標準的差異,即我國內地和其他地區的標準不一樣的問題。因為做金飾會存在補口的問題,補口不可能用黃金來做,一般大公司會采用鈀金屬做補口,而小公司則礙于成本采用銀來做補口,如此一來勢必影響黃金首飾的整體純度。
另外,上述人士表示,如果金項鏈的貴金屬質量不合格,項鏈容易發生斷裂。
資深法律人士趙占領認為,按照質監局的檢測結果,商家屬于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如有消費者購買到上述不合格產品,可以要求商家退貨退款,或要求賠償。至于商家方面,如果不合格產品并非故意行為,只是由于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失誤,那么就要向消費者進行相應的賠償;而如果屬故意行為,就屬于民事責任,工商部門可對商家進行查處。
公司回應:屬于舊批次貨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位列黑榜的金至尊也并非頭一回出現問題,早前也有媒體報道稱,該品牌產品被其他省市質監局檢測出貴金屬產品不合格。
公開資料顯示,金至尊珠寶品牌屬香港資源控股(02882,HK)旗下。金至尊目前擁有逾450家專賣店,范圍覆蓋香港、澳門及內地等100個城市。金至尊不但在一、二線城市開設直營珠寶零售店,更透過特許經營模式擴展其珠寶零售網絡。
對于此次金至尊再度被檢測出貴金屬產品不合格的問題,金至尊方面給本報發來相關回復稱,金至尊珠寶品牌一貫堅守質量標準,深知產品質量和品牌誠信是金至尊珠寶占據一線珠寶品牌的根基。上述個案得到公司領導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因個案中貨品屬于很早以前舊批次貨品,目前公司各相關部門正在調查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