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洗衣廠的老板都說,如果賓館洗滌量大,他們甚至可以承擔送檢的工作和費用,給客戶直接提供合格證明。
記者:會不會有什么衛生監督部門要求每個月給檢測報告呀?
洗衣廠老板:那倒不會,一年就一次,我們廠子給你出。而且衛生防疫站也到我們這檢測。
記者:那衛生防疫站多長時間到你那檢測一次呢?
洗衣廠老板:也是抽查,要是有活動,就查得緊,沒有活動就一年查一次。
這些年快捷酒店、經濟酒店不斷增加,比拼價格就要壓縮成本,為了利潤拼命地壓低洗衣價格也就順理成章了。一些不規范的洗衣廠為了生存,以很低的價格承接后,往往會使用成本低的工業洗滌劑。再加上缺乏監管,旅客很難知道,白白的床單可能堿性超標,或者細菌超標。
一位洗衣廠老板告訴記者,為了讓毛巾、床單看著白一點,他們會使用翻新劑,說白了就是堿粉,而且添加程中他們并不測量堿性強度。
洗衣廠老板:時間長了,你的布草想要變成新的,可以加翻新劑。
記者:那這翻新劑是酸性的還是堿性的?
洗衣廠老板:是一種食用性的,相當于食用堿。完了再用酸中和,不會對棉制品有傷害的。
記者:用食用堿的時候,PH值達到多少呢?
洗衣廠老板:我還真沒有測量過這個。
北京日光精細(集團)公司培訓學校負責人王超義對這樣的做法連喊不成。
王超義:火堿、堿面不允許,能把毛巾洗白了,但是織物就糟了。
記者:對人體會有傷害嗎?
王超義:有啊,堿性過大會是皮膚瘙癢、發紅。
在北京,洗一條床單的價格,最低可以壓到0.8-0.9元,但實際上合格洗一條床單的成本是1.6元。
王超義:洗衣廠我也了解過,他們到這培訓時說酒店拼命壓他們的價錢,那他們就得使偽劣原料或者偷工減料。
之前也有媒體報道,暗訪快捷酒店發現毛巾不清洗直接掛上架子等問題。耳聞這些亂象后,有些經常住賓館的出差客,各有應對的手段。
旅客:出差一般夏天都帶長袖的睡衣,我寧可把空調打得高一點,一般毛巾都是用自己的,從來不用酒店的,早就覺得不干凈。
旅客:那我可能盡量避免住這樣的酒店。而不是我繼續住這樣的酒店,去帶床單,因為實在太麻煩了。
酒店星級由國家旅游局評定,在星級評定時,對毛巾等用具的品質和報廢前的使用次數有規定,對洗滌也有規范。但是監管薄弱,有規范也容易被轉空子,除了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管,酒店自己也應該承擔更多的衛生監督責任。(記者丁華艷)
- 1
- 2
- 3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