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最近一段時間,中消協先后接到消費者和企業舉報,反映在青島、重慶、成都、西安、濰坊等地先后發現虛假“中獎卡”,每個卡上標注的“獎金”高達18.8萬元。而消費者根據卡上的電話聯系時,均被要求向指定賬戶匯入一定金額的個人所得稅(或2%的公證費用),否則就不能獲得獎金和獎品。為打消“中獎者”疑慮,欺詐者還刻制了某些企業公章和“××市公證處專用章”,開設了假冒“××公證處”的電話。其結果是消費者不但沒領到“獎”,還白白交了費。
這類欺詐的目標往往鎖定在單價較低的日用消費品上。據總部設在廣州的某公司統計,從2006年7月到2008年5月下旬,該公司800消費者熱線電話累計收到2985例此類咨詢,咨詢電話來自全國23個省、直轄市的100多個城市。有30位消費者因誤信“中獎”而匯出相關“費”、“稅”款項,其中僅安徽巢湖一位消費者就被騙4萬元。
針對市場上出現的這些高額抽獎類“中獎”騙局,中國消費者協會再次提醒廣大消費者:
一、凡是要求“中獎者”先交費的“中獎”都是騙局。只要消費者不支付所謂的個人所得稅、公證費,騙子就無法得逞。
二、在購買牙膏、口香糖等日用消費品時,不論發現任何形式的“中獎”都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上當受騙。消費者可以向商場、門店或致電有關公司進行咨詢。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三條規定,“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超過五千元”,任何抽獎式有獎銷售所設獎額超過五千元的都屬于違法行為。
四、消費者發現上當受騙后,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法定的救助渠道,以挽回損失。公安機關在接到舉報后將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查處以“中獎”詐騙的不法行為的力度,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有效地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要警惕“消費中獎”花招
2009-09-14 14:32 大連日報 zhouc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安信地板3種產品被檢不合格 表示將立即整改
- 2蘇泊爾產品信任度大幅下降 2012年表現不會很
- 3國產奶粉苦撐兩年首次提價 稱不漲價生存成問
- 4光明新鮮屋牛奶月內漲價 其他品牌暫不跟進
- 5婚戀網站“三托四騙”泛濫 實名制或成治騙良
- 6安信董事長承認三項指標不合格 稱將負責到底
- 7“真假喬丹”引發名人搶注爭論
- 8壓歲錢坐地起價 網友戲稱春節簡直是春劫
- 9山寨版春晚禮服網上熱銷
- 10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半歇業 部分開業公司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