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每天有2000多萬件快遞包裹在中國大地上被運送投遞,從業者上百萬,野蠻分揀,郵件丟失的亂象已經成為這個行業的痼疾。
近日,記者臨時充當了快遞員,接觸了幾家同行,發現各快遞公司大多如此。
-暗訪1
北京馬各莊申通速遞
包裹要經三次“生死關”
11月底,記者通過應聘進入申通速遞在北京馬各莊的分揀中心,當起了快遞分揀員。每天都會有運件大貨車從廣州、杭州等地開來,一天中轉量能達幾十萬票。
三次拋扔是包裹需要經受的最低考驗。首先,如果不是航空郵件,不會有任何安檢和抽檢,會直接被卸到傳送帶上,卸車靠的就是扔;接著快件被按區域寫上編碼后放在分揀線上,此時貼不貼易碎標志都不重要,分揀靠的還是扔;最后掃描出廠郵件再次被扔到指定位置。
一切行動的標準就是效率,60人左右的班子要處理5萬到10萬票快件。
記者見到有工人從傳輸線上跳下來時踩扁了一個快件。分揀工人有時也會互相扔著快件比賽。為了證明貨不怕摔,工人當場試驗了一下,結果郵包被當場踩壞,露出了里面的衣服和鞋子。
-暗訪2
東莞市優速快遞
票件破損會推責給收件人
另一路記者同樣在11月底進入廣東省東莞市的優速快遞公司長安一部。
第一天上班,快遞員就踩著一箱貨物,告訴記者有多大的力氣就可以扔多遠,如果摔壞了只需把責任推給公司。快遞員說,破損票件按理是拒絕通過的,但是如果一不小心掃了碼,收到破損票件或是途中票件損壞,就得把責任往收件人身上推。只要收件人先簽了字,就沒有快遞員的責任了。
在送快遞過程中,記者又接觸了幾家同行。各快遞公司大多如此,暴力分揀已經成為快遞公司公開的秘密。有時貨物不僅會摔壞,如果摔出了好東西還可能要遭賊手。一些原本包裝完好的貨物也有可能被盯上。
公司負責人笑談盜竊案
今年12月20日,余先生收到活動主辦方寄來的同城快遞,包裹里原本裝著文字材料和一支錄音筆。可余先生發現錄音筆沒了,包裹表面貼補著幾層透明膠帶,有被打開過的痕跡。
余先生找到快遞公司總部。該快遞公司的監察部經理說,雖然公司內部安裝了大量攝像頭,但是盜竊包裹的案件仍然層出不窮。“他們太會動腦筋了,看到東西好,他就不上車,上車就封件了。最主要的(易偷盜)環節一個是業務員收件,一個是配送一公里。”他還談笑風生說:“太多了,哪里抓得了這么多啊。”
-對話
快遞員B:壞了不怕,壞了我們就算公司的。
記者:壞了不管啊。
快遞員B:比如說這個貨來了,拿到手邊是壞的,我首先就告訴公司這個貨已經壞掉了。主要在于自己操作,這個東西不可能算到我們頭上。
記者:摔碎了算誰的?快遞員C:摔碎了就扯皮,說貨沒包好啊,包裝是好的里面貨是爛的,說包裝沒包好啊,只要簽了字就不管了。
快遞員D:管不了,你沒看那個流水線。在生產廠家做流水線的員工,包都來不及包,怎么搞?你只有甩對不對?
快遞員E:箱子壞了,東西少了,就跟搶銀行一樣,搶就是你也拿,我也拿,都是搶貨去了。
快遞員F:比如說一箱子鞋,他給你拿一雙,或者是一個吃的,他給你拿出來吃了。
據央視《焦點訪談》
-案例
鐵制汽車配件快遞中斷掉
河南省南陽市一網店店主小陳9月份通過南陽申通快遞給貴州六盤水的客戶寄了一件汽車配件,但收件人一收到包裹就打電話告訴他說汽車配件已經斷了。
小陳說,他是當著攬件員的面把完好的配件包裝好,攬件員按一公斤7元的價格收了60元的快遞費。在接下來和快遞公司交涉的過程中,快遞公司的經理承認這個快件確實是摔壞的。
為了不影響網店信譽度,小陳給客戶退了全款。買賣沒做成,3000多元的汽車配件成了廢鐵,小陳十分著急,先后向攬件員、快遞公司和上海總部投訴,又投訴到了河南省郵政管理局,多次軟磨硬泡后,南陽申通表示最多只賠一千元錢,但就是這一千元他也沒能拿到手。
小陳說:“經理讓我第二天過去拿錢,第二天他們業務員又說郵政局罰他500塊錢,500塊錢讓我出了。”
-說法
違法成本低成企業保護傘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主任邱寶昌說:“這個最根本的原因是違法成本很低,導致了郵件丟失,物品受損嚴重的情況發生。”
根據《郵政法》第47條規定,對于未報價的郵件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實際損失賠償,但是最高賠償額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三倍。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劉良一說:“我們只能是去督促它,去做一些整改工作,對于處罰來講,法律上目前還沒有具體的依據。”
在律師看來,賠償不超過郵資三倍這樣的法規已經成了快遞企業的保護傘。無論怎樣的賠償標準,不按照實際價格進行賠償都屬于霸王條款,在快遞單的背面所謂合同和協議里有不少這樣的條款。
國家郵政局宣傳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交通運輸部2012年立法計劃,國家郵政局起草了《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修訂草案》。目前意見征集已經結束,然而何時出臺依然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