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6日電 隨著春運的臨近,網絡購票進入高峰期,安全性成為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向中新網財經頻道提供的數據顯示,在網絡購票類投訴中,機票、火車票相關投訴占比最高,其中近90%的投訴是針對黑代理、無資質代理、山寨網站、釣魚網站和假冒網站,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對于在線旅游的信任。
中國消費者協會向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例中,不少消費者因搜索特價機票、票務代理商遭遇電話詐騙,與此同時針對退票、改簽、退款等環節的銀行匯款轉賬詐騙也呈現上升趨勢。
此外,中消協表示,在線旅游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要擦亮雙眼仔細辨別,防范虛假網站、電話詐騙、轉賬匯款等網絡預訂詐騙陷阱,選擇安全放心的產品。同時在線旅游預訂環境也亟待凈化,作為旅游產品與服務提供方的在線旅游網站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例如采取建立相應的安全保障機制等措施。
為保障消費者的購票安全與順利出行,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網絡購票時注意以下事項:
一、防范虛假網站
虛假網站除了模仿正規網站的名稱、頁面、模式等之外,還會通過發布特價機票信息誘使消費者前往預訂,進而實施詐騙。消費者在選擇網站時務必選擇正規的航空公司網站、在線旅游網站或代理商網站,查看其中國航空運輸協會(CATA)資質認證,并牢記這些網站的域名,或者將其放入收藏夾,盡量避免使用通用搜索引擎打開陌生的票務網站。
二、防范電話詐騙
電話詐騙是常見方式,尤其是以400、800開頭的電話,有些詐騙電話甚至高度模仿官方客服的語氣與套路,非常專業,極具迷惑性。因此,遇到400、800開頭的電話號碼時,消費者要提高警惕,不可輕信。消費者通過網站訂購的機票,要通過網站進行核實。如果是在去哪兒網這樣的網站上購買的機票,消費者可以直接登錄網站方式查詢出票狀態與辦理退改簽。
三、防范匯款與銀行ATM機轉賬
絕大多數的詐騙都離不開銀行轉賬,詐騙分子通常會以網站與銀行系統有合作、需要轉賬后才能出票,或是以防止機票價格上漲為理由,要求消費者通過銀行匯款或轉賬付錢。類似騙局往往給消費者帶來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的經濟損失。建議消費者在進行網絡預訂時選擇在線支付,一旦收到需銀行匯款或ATM機轉賬、甚至當面付款的要求,務必警惕并拒絕。
四、優先選擇有安全保障體系的網站
目前,已經有一批網站通過對代理商資質認證、交易流程監管等措施提高了網絡購票的安全性。建議消費者進行網絡購票時優先選擇有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認證資質的機票代理商和網站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