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天貓購貨憑證(天貓截圖 中國經濟網發/王小姐提供)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42億,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42.9%。然而,網絡購物蓬勃發展的背后卻陷阱叢生。
目前,網購引發的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在:電商因商品“超賣”無法及時供貨要求取消訂單,被消費者投訴為涉嫌欺詐,要求按約發貨;因訂購商品與實際貨物有差異,要求電商換貨退貨不及時或無果等方面。
諸如此類的投訴并不僅于此,等問題都是消費者網購投訴的“重災區”。網購行業亂象的治理,根本上還需要法律和監管護航。此外,商家也應加強自律,誠信經營;消費者自身則要提高維權意識。
對于網購消費者應做到理性消費,注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于不是急需急用的商品,應避開高峰再購買。對于商家打出的低折扣優惠、超低價商品,應擦亮眼睛。要注意所拍商品的注冊商標、生產廠家以及買家評價等重要信息。
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網絡購物的消費維權不是難題,只要監管到位,相信網絡市場的充分競爭,經營者與消費者都是最大的贏家。
- 上一頁
- 1
- 2
- 3
- 下一頁
- 顯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