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有消費者反映,嘉康利深海魚油能夠徹底溶化分解塑料泡沫。嘉康利推銷員對此表示,這證明嘉康利魚油相比較其它魚油產品,能夠更好地清除人體體內雜質。但有保健專家卻對此表示,能夠溶解泡沫和是否能清除人體內雜質根本就是兩回事,嘉康利推銷員此舉屬于偷換概念和夸大宣傳,會對消費者產生誤導購買的影響。
魚油能分解泡沫!嘉康利辯稱非公司主導宣傳
據報道,北京的杜女士向媒體反映,嘉康利推銷員稱其魚油為美國最暢銷的牌子,純天然成分,能夠充分清除體內雜質。為了證明清除雜質的能力,推銷員將魚油滴到塑料泡沫上,結果讓杜女士一家人目瞪口呆的是,塑料泡沫居然被魚油徹底溶化分解了。隨后,杜女士留下一粒嘉康利魚油樣品,準備親手還原嘉康利推銷員此前所做的實驗。
杜女士準備了三粒魚油樣品作為實驗道具,其中1號和2號是她父母常吃的魚油,美國直購,有明顯魚油腥味;3號為推銷員推銷的魚油,無明顯魚油腥味,但推銷員表示嘉康利魚油也是純天然產品。同時,杜女士還準備了車用橡膠防滑墊、泡沫塑料及塑料袋作為實驗道具。
實驗結果顯示,1號和2號魚油滴在泡沫塑料后,沒有任何反應。3號魚油滴在泡沫塑料之后,四分鐘左右后,泡沫塑料化被徹底化為烏有。隨后,杜女士又將3號魚油滴到塑料袋上,幾分鐘后,塑料袋并沒有像塑料泡沫被溶解。另有消費者李先生也表示,自己也親歷過嘉康利推銷員的這類試驗,當時嘉康利推銷員將魚油滴在一個方便面泡沫塑料碗里,不到一會兒,方便面碗底部就被溶穿了。“推銷員也是想借此實驗說明嘉康利魚油能有效降低血脂,清除體內雜質”,李先生說。
對于這一媒體報道,新快報記者前日致電嘉康利公司熱線電話,該公司工作人員對此回應,目前市場上的確有很多用魚油進行溶解餐盒的試驗,但這不是嘉康利公司主導的試驗。“白色泡沫餐盒是由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長鏈有機分子制成,遇到多不飽和脂肪酸會被溶解,這個試驗只能證明產品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至于為何其他品牌的魚油不會溶解泡沫塑料,該工作人員表示其他公司產品自己也不好解釋,建議消費者多看看產品所含的營養成分標示判斷。
專家表示如此推銷屬偷換概念
是否如報道中所稱,推銷員向消費者宣傳的,嘉康利魚油可以溶解塑料泡沫就說明這個產品能有效降低血脂,清除體內雜質呢?
新快報記者前日就此致電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他表示推銷員從這個試驗得出的這個結論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人體內沒有泡沫塑料,拿泡沫塑料做這個試驗和人體內的組成沒有相關性;第二,能夠溶解泡沫塑料的物質很多,比如說香蕉水(刷墻用的苯類溶劑)、乙酸乙酯類溶劑、丙酮丁酮等,魚油之所以可以溶解泡沫只是因為里面的不飽和烴類成分可溶解,像食品中的柳橙汁、醋和料酒混合在一起也可以,這不能說明它能清除雜質。董金獅強調,銷售嘉康利魚油的推銷員如果這樣做,實際上是通過這個試驗的“障眼法”來偷換概念,而不是展示產品對人體效果的真實特性。
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也表示,如果是乙酯型的魚油滴在聚苯乙烯塑料泡沫上,確實可以溶解;但是這不能說明什么,能夠溶解塑料泡沫和是否能清除體內和血管里的雜質是毫不相關。“魚油的保健功能里是否能清除人體體內雜質是需要嚴密的生物化學實驗研究出來的,不能做這種簡單又沒有邏輯性的推理。”王大宏還表示,在我們國家保健食品審批魚油的功能里一般只有“輔助降血脂”的作用;有業內人士則表示,其他魚油產品宣傳的清除體內雜質等功效,科學依據都不夠充分。王大宏認為,嘉康利推銷員這種推銷方式很不妥當,因為他們為了達到銷售的目的,采取這些夸大宣傳和過頭促銷的做法,很容易讓消費者信以為真產生誤解,而這種銷售手法在保健行業還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因此,他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時要更理性,除了選大品牌和大賣場外,還要學會自我保護,盡量了解哪些是曾被政府查處的產品,如果曾被政府曝光過是違規企業生產的產品,則千萬不要購買。(記者 邱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