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針對近日媒體有關廣州部分加油站缺斤短兩的報道,廣州市質監局發布通報指已經對被曝光的6家加油站實行現場執法檢查,經查未發現計量不合格現象。市質監局指出,判斷計量器具準確與否涉及到很多技術因素,標準容器是否經過檢定等會導致測量結果產生差異。
執法檢查:未發現不合格
近日媒體報道指出,記者調查了八家加油站,有五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斤短兩情況,最嚴重者,加20升的油少150毫升,除去0.2%的測量誤差,仍超出國家規定允許的0.3%的誤差量達50毫升。按照少加油量從多到少排列,分別為:廣州大道南客村立交旁BP加油站、廣從公路中石油加油站、廣從公路鐘落潭鎮安平村加油站、廣從公路105國道殼牌加油站、廣州大道南上涌村對面BP加油站。
廣州市質監局昨日指出,針對最近個別媒體曝光的廣州部分加油站涉嫌缺斤短兩的情況,已在上周迅速行動對被曝光的6家加油站(包括媒體報道中讀者投訴的珠吉路吉山加油站)實行現場執法檢查。經查,6家加油站的加油機均已周期檢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內,檢定簽封完整,經現場檢定,6家加油站加油機的示值誤差全部符合“加油機最大允許誤差為±0.3%”的要求,未發現計量不合格現象。
測量結果差異受多因素影響
市質監局指出,加油機的檢定是一項專項性較強的技術工作,判斷計量器具準確與否,涉及到很多技術因素,如檢定所用標準容器是否經過法定計量單位檢定合格、檢定之前是否對標準容器進行濕罐、不同流量點對誤差的影響……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才導致測量結果產生差異,因此法律規定計量器具的準確性需由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進行檢定。”市質監局通報指出。
不過有質監人士承認,要“抓現行”存在難度,除存在一些油站員工操作不規范外,還有一些油站通過更改芯片等手段規避檢查。
定期檢定加油機
市質監局指出,近年來已從技術改造、強制檢定、監督執法、市民投訴等多方面入手,加強加油站計量監管:一是強化對加油機的周期檢定,檢定周期根據規程3個月或6個月不等,對檢定合格的加油機在醒目位置粘貼綠色強檢合格標識。二是通過簽封手段,對保障計量準確的流量計、主板和芯片等關鍵部位進行簽封,防止加油機計量性能被改動;三是結合國家規程和標準,推廣加油機防作弊系統。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對加油站進行執法檢查。五是在加油站設置20L公平罐、公示12365舉報投訴熱線。何穎思 隋紫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