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據專家測算,2012年全年,北京奔馳、華晨寶馬和一汽奧迪三大品牌的轎車銷售總量約65萬輛,僅使用瀝青阻尼片一項,一年即可產生總計九千七百萬至一億三千萬元的利潤。
讓周光亞更為擔心的是,在一輛由兩萬多個零部件組成的汽車上,阻尼片不過是一種連零配件都稱不上的汽車輔助材料。僅僅為了降低100多元的成本,廠家就選用可能對車內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的危險原材料。而對于車里其他同樣可能造成空氣污染的材料,我們無法一一進行檢測,那么,阻尼片的瀝青成分是不是車內有害氣體的唯一來源、車里是否還存在其他污染源?這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同期】 中國重汽技術中心材料工藝所高級工程師 周光亞
瀝青是不是唯一的污染源?其實并不是,汽車里還有十幾種各種的材料,例如內飾塑料件中的增塑劑、以及人造皮革中揉革劑等等,這些材料的助劑呢,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如果選用的是價格比較低廉的非環保材料,肯定也會對車內環境造成污染,像奔馳、寶馬、奧迪這三大高端品牌為了省錢,在小小的阻尼片上都使用有污染的材料,那么我們有理由懷疑,其他材料是否也用了有污染的材料呢?這三大公司應該如實地給中國的廣大車主一個負責任的說法。汽車不只是要追求駕駛的安全,車內空氣質量也同樣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安全,這同樣也是個事關公共安全的大問題。
【主持人】
我手里拿的就是從一輛七年前買的寶馬車上取下來的瀝青阻尼片,盡管已經過去了七年時間,我聞了聞,仍然有明顯的臭味直沖腦門兒。對于動輒數十萬、上百萬的豪華車來說,一百多塊錢的阻尼片在生產成本里不過九牛一毛,但是,生產廠家能省則省,瀝青有污染,沒關系,只要便宜我就用。那么,眾多車主的健康誰來保障?造成的傷害又該由誰來買單呢?我們新聞頻道315特別行動在隨后的節目中將繼續關注。
- 上一頁
- 1
- 2
- 3
- 下一頁
- 顯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