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武漢市萬余輛愛麗舍出租車曝出缺少ABS和EBD系統,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引起軒然大波。隨后,武漢市政府介入調查,并于今年1月起更新“縮水版”出租車。
按照官方說法,這批 “縮水版”出租車將用于抵扣新車的部分費用。至于“減配的士”是進入流轉還是報廢程序,官方未給予明確說明。
近日,當地媒體報道稱,部分“減配的士”實際上流入了交易市場被隨意買賣,而且很可能變身“黑的”繼續上路。
“減配的士”隨意買賣
據武漢《楚天都市報》報道,在武漢市黃陂區的某空地上,數輛“減配的士”一字排開待價而沽。這些出租車拆掉了頂燈、計價器、天然氣罐,但從外觀上看與普通出租車無異,甚至連車牌號還在。
通過對比,這批待售的出租車中,多數為前段時間引起輿論關注的“縮水版”出租車,所屬公司為華昌、大通等公司。不過上述出租車公司均表示,已將“減配的士”交由相應的更換點,不知為何進入了流通市場。“我們是交過去舊車,拿新車走。”一家出租車公司的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表示,公司并不參與“減配的士”的后期處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是 “減配的士”的生產企業,也是負責此次出租車更換的單位之一,但其辦公室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我們已經和神龍公司說了,若銷售給武漢地區,必須把原來的顏色消除。”武漢市客運出租車管理處新聞發言人李鈞說,這是為了避免造成誤解。
據武漢《楚天都市報》報道,在實際操作中,賣車老板確實要求提車人與之簽訂一份書面合同,責令其買車后必須辦理變色(改變外觀)、過戶等手續,改“營運”性質為“民用”。但實際上,只需付款就可提車,一紙協議變得缺少約束力。
“嚴格意義上講,企業應在出租車流轉之前,就應將出租車顏色、標志全部去除。”武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的相關人士說。
二手車交易監管亟需完善
一位熟悉交通領域的人士認為,消除出租車的顏色并不是問題的關鍵,隱患出租車在市場上流轉才是真正的癥結所在。“即使除去顏色,購買者可以再噴漆,仍易變身為出租車。”上述人士稱,倘若購車司機將“減配的士”稍加改裝,變身“黑的”上路,將會是件危險的事情。他表示,應在二手車流轉之前進行管理,“(流轉之后)簽訂協議,一點約束力都沒有”。
湖北其實已經開始著手二手車市場的整頓工作,不過相關規定要到今年6月1日才能實施。湖北二手車行業協會秘書長羅吉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湖北消費者購買二手車將使用統一合同,并將推出二手車交易監管賬戶。屆時,湖北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交易資金將先打入第三方監管賬戶,待雙方達成交易后,錢才能到達賣方手中。上述武漢市交委的人士表示,他也期待二手車市場的完善。“假如‘黑的’流向出租車市場,對客運市場的監管來說,是個潛在的難題。”
武漢市交委的相關部門正與神龍公司等企業進行協商,希望其能審慎地管理“減配的士”的流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