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4日,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原告申請,做出對5家卡拉OK廳進行財產保全的裁定并立即執行。這次財產保全首開廣東省先例,也是我國第二次對卡拉OK經營場所執行財產保全。正如中國版權協會副理事長蔣志培教授所說,“雖然這是我國在卡拉OK版權許可工作中剛剛啟用的新維權方式,但這是法律的應有之意。”啟用訴前財產保全手段,將“確保法院的判決能在第一時間順利執行,”真正使音樂權利人的權益得到最佳保護。
侵權人暗中轉移財產,權利人措手不及
我國第一起對卡拉OK經營場所執行財產保全的案件發生在安徽合肥。在今年7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原告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執行。執行當天,3家被告帳戶被查封。此舉宣告了安徽省音樂版權維權的全面啟動,也是卡拉OK版權許可使用工作開展以來,我國首次對被訴的卡拉Ok經營場所執行財產保全。
在我國,版權侵權者往往散兵作戰多點開花,而且身份都比較復雜,這給版權維權工作帶來了巨大障礙。由于社會對侵權者缺乏財產監管機制,侵權者經常在訴訟過程中擅自轉移財產,導致最終審判結果無法執行,侵權損害賠償流於表面,侵權者無法受到應有的懲治,版權侵權現象漫延不絕。
在卡拉OK版權侵權訴訟過程中,這種現象尤為普遍。卡拉OK版權侵權,是指一些KTV未經音樂版權權利人許可,擅自使用他人音樂作品,用以牟利的商業侵權行為。一些KTV明知自身是在侵權使用他人作品,反而無所顧忌,一旦權利人提起訴訟,便暗中將其KTV旗下的財產轉移到其它帳戶上。等卡拉OK版權侵權訴訟案的法律程序走完,版權權利人大獲全勝,需要對侵權人的財產進行執行的時候,法院和版權權利人就會發現,這時候侵權人的賬面上已經沒有任何財產,只剩下一個空頭賬戶。權利人打勝了官司,卻輸了權益。這種現象的一再發生,是對我國卡拉OK版權保護工作的極大諷刺。
音集協改變打法,合肥中院首度破冰
今年8月,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以下簡稱“音集協”)旗下的北京天語同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天語)以侵權為由,將珠海市零柒伍陸等5家卡拉OK廳告上法庭,要求5家K廳刪除涉嫌侵權的5首歌曲,在媒體上賠禮道歉,并分別賠償經濟損失6萬元,以及因維權產生的合理開支2.8萬余元,同時申請對這5家K廳進行訴前財產保全。這是版權許可工作開展以來,珠海卡拉OK廳首次遭遇訴訟。
此前,原告方多次表示,訴訟是迫于無奈,但此次封帳的行為顯然再次讓被告的5家K廳措手不及。今年7月,安徽省合肥中院的“破冰”執行在全國首開先例,權利人多次指出會改變以往分散作戰,單一手段維權的做法,轉向步調一致,有針對性的維權行為。這一次通過“封帳號”的方式兌現戰略維權的“承諾”也顯示出權利人維權的決心和力度。
音集協版權運營中心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代表權利人履行權利,既然是不得已而為之,就表明之前權利人已經做出了最大的讓步,而一旦進入了司法程序,就必須正視法律的嚴肅性。權利人表示不能再縱容侵權行為的持續存在,我相信實踐也會證明,在錯過一個又一個的機會后,個別違法經營者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法院全面支持版權保護,侵權人無所遁形
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副總干事呂文舉在談到卡拉OK案件的財產保全問題時說:“音像作品知識產權保護訴訟案中法院判決執行難,甚至出現權利人"贏了官司輸了錢",致使知識產權保護失去實際意義的問題一直是困擾權利人的難題。我們的權利人會員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就是為了確保法院的判決能在第一時間順利執行,讓知識產權保護收到實效。”
8月20日,原告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請求法院分別凍結每家被告銀行賬戶9.5萬元,原告在申請財產保全同時向法院提供擔保。9月4日,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執行。執行當天,珠海市碧海旅游酒店有限公司被凍結款項為9.5萬元,珠海度假村有限公司被凍結9.5萬元,珠海斗門凱旋門飲食娛樂有限公司被凍結9.5萬元,珠海喜相逢娛樂有限公司被凍結9.5萬元。 (來源:人民網-知識產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