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上多肉植物很久,在一個論壇的帖子上看到厚厚葉片的植物很誘人的樣子,尤其是看到鋪滿土面的一片片葉子最終繁育成新的一株后,感覺他們真的特別神奇。
然后慢慢的從喜歡變成迷戀,終于在2011年開始購入。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小花園變得越來越有起色,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陽臺看“小肉肉”們,看他們的點滴變化:分根、開花,或者瘋長、生新芽,植物似乎是天然就帶著一種向上的力量,為每日生活注入鮮活氣息。
叫做多肉植物的它們,其實只是一種泛指,泛指多肉的植物、多漿的植物。兩年多的種植過程中買過種子,也買過植物,大多數的來源都是淘寶店鋪,偶爾會在花市流連,淘回喜歡的“小肉”。漸漸地發現種多肉讓我已經成為了“大師”,偶爾有同事會問:花市里長的那么水靈的植物帶回家,總是沒多久就死了,你是怎么把多肉養得那么飽滿圓潤?
其實如果了解它們的話,種好也并不難。
在種植前,基礎準備的東西是土與容器。養多肉植物,可以選擇沒有底孔的餐具作為容器,很多漂亮的水杯餐碗都是不錯的選擇。土質最好選擇透水性好的赤玉土,淘寶也有賣家出售配置好的多肉植物專用土,個人感覺赤玉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根據土的顏色以及澆水的聲音判斷出土的干濕程度,而且美觀整潔。
如果從淘寶購買植株自己拼盆的話,首先選定一顆大朵矮植株作為主花,像大和錦,姬玉露,白牡丹,達摩寶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高植株可以選擇十字星,星乙女,小松,青龍索等搭配。點綴一些矮小植物,一盆小肉盆景就算完成了。
若是對種子種植感興趣的話,初期推薦新手種火龍果,火龍果出芽率以及成活率高,并且新芽期是兩片葉子的嫩綠色,5月種植,6月就能長滿綠茸茸的一盆,不論是做點綴的護盆草還是單獨觀賞,都特別美麗。
首先是準備工作,選一款美麗的小碗或者茶杯,碗底放幾顆大石子,鋪滿蛭石或者赤玉土,火龍果即將入住的家就算準備完畢。然后從超市購買一顆熟透的火龍果,仔細地把黑色的籽分離出來,洗干凈放在已經澆透水的赤玉土或者蛭石表面,不需要埋入土中,種子發芽期會需要較多水分,如果天氣寒冷就覆一層保鮮膜,用針扎出透氣孔,等大部分的種子發芽,就可以掀掉保鮮膜讓他們曬太陽了。圖片白色杯子中的矮植株,是當年新芽,通常在當年就能長到高植株的模樣,高植株是2年生,在第二年的春天即將在頂部長出第二節。
通常多肉植物不需要澆太多的水,大盆的大植物可以半個月到一個月澆水,新芽并且小鵬的植物,隔一周或者三天澆透有利于生長。曬太陽的方法是避免強光直射。當小芽長出柱芯,就應該給他們換適合生長的大盆嘍。
趁著5月還沒過,種一盆萌系火龍果給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