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衛視節目的“猜謎語”活動,使不少老人和孩子屢屢受騙。記者調查發現,節目實際上為提前錄播,誘引撥打聲訊電話。律師表示,電視臺有管理職責;省消協表示,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
事件:燈謎很簡單,中獎卻很難
3月2日,鹿泉市的韓先生來電反映,元月31日11時20分左右,一家衛視推出了猜謎語有獎節目,電視下方顯示了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請撥……韓先生看了一會兒,知道謎語的答案,并且電視上方顯示此時一直沒有人撥打電話進去,就抱著試試的心態撥打了電話。電話那頭一直沒有人工接聽,都是錄音提示,讓選擇和不斷按鍵。終于接通后,對方向韓先生表示祝賀,并感謝參與,但還是表示因為沒有報名,所以失去了這次得獎的機會,希望韓先生繼續撥打電話參與節目。韓先生第二天一查,扣了話費二十多元。
同樣,春節期間,欒城的馬先生在家看江蘇一家電視臺的猜謎活動:主持人說的謎語都很簡單,讓聽眾打電話參與(每分鐘2元),像“什么東西買回去時像桌子,用的時候先摸摸它的頭,再踩踩它的腳”。馬先生一想,很明顯是縫紉機嘛。而他打過去電話將近20分鐘,硬是沒被導播選中,主持人在電視里接的“觀眾”電話都是不著邊際的答案:汽車、自行車、摩托車。主持人提醒打通的電話千萬不要掛斷,耐心等待,一直到節目進行了半小時,主持人接最后一個電話,電話里一女生說“是不是縫紉機呀”。主持人立即將5000元送給了那位“觀眾”,馬先生電話接通半個小時,就算是白打了。
“當你拿起手機按主持人說的電話號碼撥打時,電話里盡是些激情澎湃的中獎語言,并告訴讓你等候,導播會很快選中你的電話,然而,電視里的節目都結束了,電話里還在提示讓往下操作呢。”馬先生生氣地說。
調查:節目多是錄制 大獎給了“話托兒”
記者分別致電江蘇衛視和吉林衛視廣告部,均被告知:電視臺只是將那個時段的廣告包給了廣告公司,節目是由廣告公司拿過來的,不是電視臺自己制作的。
“這樣的節目都是發包出去的。”據一位做電視臺廣告代理的人說,某些電視臺為了盈利,將電視各檔廣告時間段都分別承包。有實力的文化公司承包后再聯系各種廣告商。在高額利潤面前,一個時間段的廣告即使有些瑕疵,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些節目內容只有個別是直播,大多都是錄播。“所以才出現節目已經結束,而馬先生的電話還在提示進行的情況。”
據透露,這樣的節目都有“潛規則”:一定是在節目結束前最后一分鐘才接通最后一個正確答案的電話。 “外人根本不可能拿走大獎的。”業內人士說,那些給出錯誤答案的“聽眾”其實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話托兒”。
省通信管理局、國家工商總局:這事還是找廣電部門
3月2日17時許,記者以普通市民名義撥打省通信管理局投訴受理電話,一工作人員說,目前河北市場還是比較好的,就市民反應的外省電視臺猜謎節目,該工作人員表示,只要在參與節目前,屏幕提示有通信資費標準,而且又是自愿撥打的,就沒有什么可以投訴的。 至于節目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應屬于廣電部門管理的范圍”。
3月2日,記者致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這些節目內容是真實的,收費標準也是明示的,只要廣告內容不違法,我們就規范不了。”工商總局廣告司一名工作人員建議:這事還是找國家廣電總局吧。
說法 國家廣電總局:這屬于明令禁止的
3月2日,國家廣電總局有線電視播出質量監督投訴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對于一些地方臺電視購物、猜謎等一些節目,國家廣電總局早已經有過明文規定,屬于明令禁止的。
“2005年,國家廣電總局就曾經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話和手機短信參與的有獎競猜類廣播電視節目管理的通知》。通知強調,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開設電話和手機短信參與的有獎競猜類節目,不得以高額獎品和獎金迎合或誘發聽眾、觀眾的投機、博彩心理。 ”國家廣電總局收聽收看中心投訴組一工作人員說,這樣的競猜節目電臺和電視臺都有,都是騙人的,主要是套取參與者的話費。建議聽眾或觀眾,不要參與這樣的節目。”
“如果發現有類似現象,可以直接向國家廣電總局投訴。”該工作人員建議:聽眾、觀眾可以記錄下來電臺、電視臺名稱,頻道、欄目名稱,播出時段,播出的主要內容,以信件的形式直接寄送國家廣電總局收聽收看中心投訴組。
河北省消協孫常軍副秘書長表示,春節前后,電話猜謎被騙話費的投訴非常多,那些所謂的猜謎語活動明顯是騙局而不是活動,希望廣大市民不要參與,避免上當。
律師:電視臺負有監管責任
河北馬倍戰律師事務所的王素滿律師認為,電視上熱播的某些電視猜謎節目,無論該節目由誰制作,決定播出和對其實施管理的都是電視臺本身,電視臺依法負有管理職責。
如果節目明確表明是現場直播,有專人接聽電話,但實際是反復錄播,只有語音電話,那么此類猜謎節目就可能涉嫌以騙取高額信息費為目的,誤導觀眾參與,電視臺對所播的節目負有管理職責。
電視猜謎套話費 大獎給了托兒 提醒觀眾不要上當
2010-03-03 07:38 燕趙晚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安信地板3種產品被檢不合格 表示將立即整改
- 2蘇泊爾產品信任度大幅下降 2012年表現不會很
- 3國產奶粉苦撐兩年首次提價 稱不漲價生存成問
- 4光明新鮮屋牛奶月內漲價 其他品牌暫不跟進
- 5婚戀網站“三托四騙”泛濫 實名制或成治騙良
- 6安信董事長承認三項指標不合格 稱將負責到底
- 7“真假喬丹”引發名人搶注爭論
- 8壓歲錢坐地起價 網友戲稱春節簡直是春劫
- 9山寨版春晚禮服網上熱銷
- 10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半歇業 部分開業公司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