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太猖狂了,想想都讓我害怕,好險,我和我兒子差點都走不了了。”市民王寶祥在聊城車站準備把兒子帶回家時,幾個傳銷人員居然趕到車站攔截。王寶祥告訴記者,兒子今年20歲,是在校大學生,去年3月份被一個大學同學騙至聊城,隨后他被傳銷組織“洗腦”,并深信不疑,屢次打電話向家里要錢。記者了解到,每年春節過后是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關鍵時期,一些非法傳銷組織也暗地里活躍起來,將“黑手”悄悄伸向他們。在就業招聘、介紹工作等說詞的誘惑下,不少大學生上當受騙。
■大學生涉傳銷特點
防范意識不強,急于就業、創富,容易被引誘。
缺乏社會經驗,很容易被“洗腦”。
易于接受新事物,并不認為自己所從事的是傳銷,積極發展下線,一躍成為傳銷組織骨干。
兼職、擇業掉入傳銷陷阱
案例1:2009年9月,大學生張華的高中同學來找他,說是要給他介紹一個高收入的兼職。隨后,小張交了幾百元會費進入一家所謂的直銷機構,成為該組織的一名會員。在組織編織的創富夢想中,他被“洗腦”,不斷向家里要錢,還聯系了一位熟人,極力勸說他和自己一起發財。見面后,熟人很快發現小張已陷入了一個以賣化妝品為幌子的傳銷組織,于是強行將他帶回了家。
案例2:大四學生小偉被同學以“給他找了個好工作”為名拉進了傳銷隊伍。經過“洗腦”之后,小偉便毫不猶豫地把女朋友拉了進來。事實上,兩個人進入傳銷組織半年多時間,交了7000多元的會費,又花費數千元之后,連自己究竟“銷”的什么“貨”也不清楚。他們動用了自己所有的關系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拉同學入伙上了。
“傳銷正將魔爪伸向象牙塔內。”一位大學教授痛心地告訴記者:“貧困家庭的孩子,在他進入大學之前就已經是舉債上學了。四年大學,這些懂得替父母分憂的孩子選擇了貸款讀書,所以,畢業后掙錢還貸就成為他們的第一愿望,因為他們不想留下‘不講誠信’的人生不良記錄。這樣就為極具欺騙性的傳銷俘虜他們提供了便利。”
傳銷組織瞄準大學科技園
大學生成為傳銷組織的發展對象,而高校集中的長清大學科技園也成為傳銷組織的“風水寶地”。日前,長清區公安、工商機關搗毀了一個專門在長清設點駐扎的傳銷組織,一舉將分散在5個窩點的67名傳銷人員全部“拿下”。
經過調查,這伙傳銷分子主要來自重慶、內蒙古、湖南等地,年齡最大者30歲,絕大部分是18歲至24歲的高中生和大中專學生。他們分五級進行管理,“主要領導”是一位姓鄭的經理級(四級)人物。
“因為大學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沒啥社會經驗。經過‘洗腦’之后有很強的自我辯解能力和發展下線能力。新進會員除了發展自己的朋友、同學成下線外,還在校園張貼一些招聘廣告,以找工作為名發展下線。”審訊時鄭某交代,他們之所以不遠千里選擇駐扎長清,主要是看重長清擁有約10萬大學生。眼下正值大學生求職時節,由于求職難,一些大學生很容易“下水”。事后查明,12名刑拘的骨干分子中,有四五名是大中專畢業生。
記者在執法人員的卷宗中看到一份署名“騰飛”的一周總結,從其行文表述上看,可以明顯感受到傳銷的特點,在其總結中把目標直指大學生。“騰飛”在總結中這樣寫道:目標:3月份布兩個點。發展:抓好大學生市場。時間:每天學習4小時,發展4小時。“騰飛”的總結中還說,“現在很多大學生就要畢業,接下來努力抓緊大學生市場。”
大學生易成傳銷骨干
目前傳銷組織向大中專院校學生,特別是民辦高校和高職高專滲透的現象十分突出,我市已多次發生學生被騙參與傳銷的情況。
濟南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邵長海副處長跟傳銷分子打交道多年。他分析認為,當前大學生有幾個特點容易成為傳銷組織“青睞”的對象,一是一些大學生防范傳銷的意識和能力不強;二是一些已畢業大學生因短期內無法就業,產生焦慮情緒,容易上當受騙;三是大學生經過大學校園的熏陶,接觸了一些經濟知識,有文化又懂網絡,語言表達能力強,經“洗腦式”培訓后,一旦進入傳銷網絡很容易成為骨干分子。
邵長海說,在當前的金融環境下,傳銷有生存、發展和壯大的空間。今年全國有幾百萬大學生因各種原因無法就業,這個人數巨大的群體極有可能被傳銷組織盯緊看牢,而即使是有極少數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傳銷,也是相當可觀的。大學生一旦成為傳銷分子,為傳銷隊伍的壯大往往起很大的推動作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會認為,“大學生都來了,錯不了”,影響極壞。
筆記曝光大學生被騙過程
在我市工商執法人員打擊傳銷工作中,收繳了大量傳銷人員的聽課筆記,從中可以看出傳銷活動的“經濟邪教”本質和傳銷組織如何吸引大學生一步步陷入傳銷泥潭的。
編造誘人借口邀約。據了解,傳銷組織常用的借口有:介紹工作、加盟連鎖、合伙做生意、招聘兼職、消費聯盟、新型市場營銷、合法直銷、快速致富、網絡倍增等等。我市工商人員調查發現,在傳銷人員中,被同學、親友以“介紹工作且能掙大錢”為借口騙去傳銷的,占60%以上。
電話邀約是傳銷人員最喜歡使用的一種邀約方式。在一名傳銷人員的筆記中透露了他們電話邀約的招數:打感情電話——— 拉近對方和你的感情距離,并讓其充分相信你,80%說對方,20%說自己,并抓住對方的弱點,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打吸引電話——— 打電話之前先想好完整的技巧構架(設定一個賺錢的生意),告訴對方這邊如何好,生意如何好做,吸引對方。打消極電話——— 消極他的工作,不能消極他的人格,讓他感覺自己的現狀很委屈,有大材小用的感覺。直接邀約——— 在以上三點做到以后,可以馬上讓他過來,不能讓他在家多呆一天,給他一個明確的時間,讓他有個時間觀念和緊迫感。“騙親殺熟”戰略,利用親戚朋友間的信任感進行行騙。記者在一本傳銷人員的筆記本上看到記著這樣一課,那就是一個人的八個面。這八個面的中間是傳銷人員自己,然后由此引出八種關系,分別是:親人、親戚、朋友、同學、同事、戀人、其他(如網友)、陌生人。上線會教他們設法從這八個方面入手,每一項找出至少1-2個人選,然后分別打電話或用上網的辦法分頭聯系。
“熱情”接待新人。一些傳銷筆記上顯示,傳銷組織要求對新來人員做到“三熱”:熱烈歡迎,熱情款待,熱心幫助,稱“三熱”為“溝通”。
實施精神“洗腦”。新人安頓好后,傳銷組織立即通過聚會、上課、演講等方式對其集中培訓,又稱為“洗腦”。“上課”時間一般在清晨、晚上和節假日,目的是逃避執法機關的打擊。所謂的培訓課,大多是讓一些“成功人士”現身說法,介紹如何賺錢。而這些“成功人士”不過是經傳銷組織包裝用來營造發財夢的騙子,通常具有極好的演講天賦,極易使參與者失去理智和基本的價值觀。
從傳銷人員隨身攜帶的聽課筆記和授課書籍中,執法人員發現,他們所謂“行業知識”多數與市場營銷理論密切相連。譬如,講到做銷售人員應具備八種心態、要學會社交禮儀、強調勵志與付出等,宣揚得如同“成功指南”。像這樣的“洗腦”,天天搞,反復灌輸,加之與社會隔絕,就會逐漸使人深信不疑,直至達到癡迷、瘋狂、著魔的狀態,即使是有知識、高智商的大學生、研究生,也會被“忽悠”得喪失理智和判斷能力。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