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
文/本刊記者 李穎
面對中秋小長假和十一黃金周,各大商場仿佛都憋足了勁,要在節日里大賺一把,花樣繁多的促銷手段令消費者目不暇接。
連月來,消費者對商場促銷的投訴上升之勢明顯,投訴主要集中在商家虛假宣傳、商品以次充好、贈品不予退換、擅自提高標價、贈券活動不明等。
對此,《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消費者,應謹慎對待商家促銷活動。
1.選擇證照齊全、具經營資格,并且信譽較好的商場消費。在購買商品時,要仔細查驗商品的合格證、生產廠家、廠址以及生產日期或保質期等標識。
2.理性對待打折促銷活動,不要盲目消費。不要把折扣低、贈券多作為消費的主要理由,而要考慮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種商品或服務。
3.購物前,應看清各大商家優惠促銷活動的說明,避免盲目消費。對打折、贈送的贈券使用范圍應加以了解,以免到時引起不必要的糾紛。購買打折商品要做到貨比三家,這是抵御價格欺詐的有效武器。
4.促銷商品和贈品應享受“三包”。消費者對所獲的贈品、獎品都要仔細查看商品質量,要警惕商家以“打折商品或贈送商品不予退換”為借口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降價商品和贈品與“處理品”不同,應享有與正常商品一樣的質量保證和售后服務保障。
5.索取合法有效發票,依法維權。消費者購物一定要索取購物憑證,同時要查看憑證上的購買時間、產品名稱、數量等級、規格型號、價格等重要內容是否正確齊全,并要求銷售人員將贈品的名稱、型號等信息在有效發票上注明。一旦發現虛構原價、虛假宣傳等問題,應及時收集相關證據向相關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