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布、衛生紙、奶粉、糖和食用油,不斷傳出漲價消息的生活必需品,令不少精明的省錢達人趕在漲價前快速出手。昨日記者在多家超市看到,個別品牌的食用油和糖已經賣到斷貨,商家似乎也摸透了人們的囤貨心理,紛紛推出大包裝商品。
有顧客一下買走三桶油
昨日記者來到馬連道一家大型超市,多種食用油被擺放在客流量最集中的生鮮賣場入口,包括售價105.9元的魯花花生油、49.7元的5升裝食用大豆油、售價53.8元的福臨門天然谷物調和油都是熱賣商品。在食用油貨架,工作人員雖然剛補上貨,但仍填不滿空蕩蕩的貨架,多個“抱歉,該商品暫時缺貨”的紅色標簽在貨架上出現,個別品牌的油幾乎賣斷貨。
市民孫先生的手推車里裝了三桶花生油,他轉個身又到旁邊的白糖貨架拿上三包。近日同樣成為采購熱門的白糖,在這家超市也已經賣得所剩不多。孫先生說:“聽說要漲,我這也是給父母家和老丈人家都買上。”
記者看到,不光是很多老年人的購物車里都有白糖、油和大米,省錢意識同樣感染著年輕人。精打細算的他們甚至比老年人還要提早一步出手。“心相印特價呢,原價30.2元現在才賣19.9元。”賣場里,眼尖的王先生喊住女朋友,他們一下子買走2捆,定期到超市掃特價商品已經是他們每周的固定活動,“今年紙巾不是一直漲價嗎,看見有特價的就買點回去,其實家里的衛生紙還沒用完,先囤著唄,反正也放不壞。”
不分種類 “見便宜就囤”
囤幾瓶好酒在家的李先生表示,自己幾年前買了一瓶茅臺酒,誰知道今年價格翻了三倍,“我看應該囤一點,就是將來送人也用得到,價格應該只漲不跌”。 蔣先生更是夸張,他買了近萬元的天然氣充進表里,“也許幾年后價格會漲呢,我同事家的水表也是那種不封頂的,早買點水囤著更務實。”
也許是迎合消費者囤貨的心理,記者發現不少品牌都推出了大包裝商品。比如幫寶適、好奇等品牌的紙尿褲,推出了100片的整箱包裝。舒潔一款手帕紙出廠前便進行10包三組6折特惠包裝,打包價9.9元,而平時購買一組需要4.5元。此外,力士香皂推出買3送2的優惠組合,一大摞5塊香皂至少夠三口家庭用上近一年,但仍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購買。
除了超市,各大團購網站近期也將團購活動鎖定食用油、茶葉、護膚品,推陳出新的團購活動總引得學生和白領解囊。被朋友稱為“團購達人”的徐小姐非常依賴團購活動,她通過團購囤了望京一家新開張影院的10張電影票,“花80元錢看電影太貴了,還是這種28元買兩張最實惠。”
業內人士不建議盲目囤貨
中投顧問行業分析師周思然表示,農副產品囤積的意義不大,不好保存是一方面,另外價格波動也快。商務部為平抑糖價已經在向市場投放國家儲備糖,新糖上市的日子也近了,況且按普通的糖一斤4.8元計算,就是漲一成也就五毛不到,買多了還容易招來螞蟻。
此外,食用油漲價主要是受上游批發價上揚因素影響,但是買多了放在家里也未必是好事,不小心容易過保質期。而事實上,國家糧油交易中心已經表示近期將有30萬噸國家臨時存儲菜籽油投向市場,與此同時國家也加大了大豆的進口量,后期走勢未必百分百確定。況且現在過了國慶中秋,也不是旺季,食用油品牌眾多,價格也不是說漲就能漲得上去,還是要看市場接受程度。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