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6月份全國28個蔬菜產品平均地頭價2.17元/公斤,連續第5個月下降,但降幅收窄,價格趨于平穩。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表示,從價格走勢看,同比、環比均有所下降。一是同比下降11.4%。去年6月,南方多地遭遇連續強降雨,北方多地遭遇短時強降雨和冰雹,蔬菜主產區不同程度受災,供應量減少。此外,受北京新發地市場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地區蔬菜運輸供應受阻,平均地頭價明顯上漲。今年6月份主產區未發生重大自然災害,蔬菜供應穩定,平均地頭價與常年同期基本相當;二是環比降幅收窄。2-5月份蔬菜平均地頭價連續下降,月均降幅15.4%,6月份繼續下降,降幅收窄為3.6%。主要原因是平均價格較高的茄果類蔬菜開始陸續上市,平抑了價格下降趨勢;三是月內運行平穩。6月份全國蔬菜平均地頭價由月初的2.21元/公斤下降到月底的2.19元/公斤,降幅僅為0.9%,總體保持平穩運行。
從主要品種看,大部分品種地頭價下降。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指出,重點監測的28個蔬菜產品中,有18個產品環比下降,10個產品環比上升。其中,大蔥、圓茄子、長茄子、辣椒、豇豆、絲瓜、胡蘿卜、結球甘藍等8個產品環比下降超過10%;萵筍、青花菜、普通白菜、蘿卜、蓮藕、菠菜等6個產品環比上升超過10%。去年12月以來價格較高的大蔥、辣椒、冬瓜等品種,6月份平均地頭價環比降幅分別為54.1%、29.3%和7.1%。
此外,從區域布局看,全國六大蔬菜優勢區,6月蔬菜平均地頭價走勢基本一致,但區域性差異明顯。一是生產情況不同。6月份,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優勢區由設施生產轉向露地生產為主,中下旬上市量有所減少;長江流域冬春蔬菜優勢區天氣條件有利,蔬菜長勢較好,市場供應充足;云貴高原夏秋蔬菜優勢區以露地生產為主,6月上中旬氣候條件較好,中旬市場供應充足;北部夏秋蔬菜優勢區和黃土高原夏秋蔬菜優勢區受災害性天氣影響,部分品種采收期有所延后。二是價格水平不同。北部夏秋蔬菜優勢區平均地頭價最高,為2.36元/公斤,環比下降32.4%。云貴高原夏秋蔬菜優勢區平均地頭價最低,為1.72元/公斤,主要原因是該地區以露地葉菜為主,價格相對較低。華南及西南熱區冬春蔬菜優勢區平均地頭價2.30元/公斤,長江流域冬春蔬菜優勢區平均地頭價2.24元/公斤,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優勢區平均地頭價2.23元/公斤,黃土高原夏秋優勢區平均地頭價1.82元/公斤。三是波動走勢不同。北部夏秋蔬菜優勢區受氣溫偏低、月內新上市蔬菜量少價高的影響,波動較大。其他優勢區價格走勢平穩。
當前,我國已進入主汛期,據中央氣象臺預測,7月份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江淮東部、江南東部、華南大部、西北地區大部等地偏高1-2℃;與常年同期相比,東北地區南部、華北西南部、江南西北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降水偏多2-5成。此外,預計7月份將有2-3個熱帶氣旋登陸或影響我國沿海地區。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透露,接下來將組織全國農技中心、中國蔬菜協會、農業農村部蔬菜專家指導組等單位,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預測預警,及時制定發布技術指導意見,指導蔬菜主產區落實防災減災預案,及時采收在田成熟蔬菜,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保障蔬菜產品穩定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