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組織專家對國家糧豐工程都昌示范基地再生稻進行現場測產驗收。專家隨機抽取4塊田進行測產,結果顯示秈粳雜交稻“甬優4949”平均畝產375.04公斤,加上頭季平均畝產641.03公斤,雙季畝產達到1016.07公斤。與雙季稻相比,再生季由于節省了育秧、整地、栽插等環節,每畝田可節約成本386元以上,再加上頭季稻米質優,每畝可提高收益226元,兩項相加,一畝再生稻可增加綜合收益612元。
7月上旬以來,贛北多地遭遇持續暴雨,部分早稻黃熟期出現了大面積倒伏,導致減產減收,但再生稻頭季生育期相對較長,7月份上旬正處于灌漿期,受影響較小,頭季稻畝產基本穩定在650公斤左右。另外,針對江南地區寒露風來得早的特點,江西省通過品種生育期選擇及合理安排季節茬口,增強了再生稻抗災能力。
近年來,江西省再生稻生產技術不斷提升并趨于成熟,雙季單產水平已成功躍上“噸糧田”的臺階,是名副其實的糧豐工程。在種植效益不斷提升的推動下,江西省農民種再生稻的積極性高漲,由2011年10余萬畝擴種至今年200萬畝,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