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一大批網絡紅人的出現,圍繞網紅生發的商業鏈條和盈利模式也浮出水面,并被稱為“網紅經濟”。“網紅經濟”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但對于直銷企業而言,聘請“網紅”為產品代言真的能夠起到“廣而告之”的效果嗎?
“快錢”基因超越“明星經濟”的“網紅經濟”
“網紅經濟”是以一位吸引眼球的時尚達人為形象代表,以紅人的品位和眼光為主導,進行選款和視覺推廣,在社交媒體上聚集人氣,依托龐大的粉絲群體進行定向營銷,從而將粉絲轉化為購買力。網紅如浪潮一般勢不可擋,在持續形成規模后成為一種經濟現象——網紅經濟。
那么“網紅經濟”為什么能短期超越“明星經濟”呢?這主要在于互聯網傳播喜歡標簽化、私人化、情感化。強烈的個人風格和緋聞逸事會更適于網絡信息碎片的重疊放大效應,把營銷的功能賦予了更多情感上的聯系。對 80、90 后消費者來說,他們對一個人的接受度,往往大于對一個冰冷的機構品牌的接受度。互聯網讓這群年輕消費者感覺和商界大佬們更貼近了。與明星不同,網紅更加接近實際。
很多互聯網商業現象背后,都是利益在驅動。相比去年特別火的以對接為主的平臺經濟,“網紅經濟”涉及的金額少、收益回報更快。這可能也是為什么風投一改去年熱投O2O,轉向投資以個體經濟為特點的商業模式的原因。既然如此,我們知道風投都是轉得特別快的,那么由此鋪設開的鏈條,也不會持續太久。這種鏈條跟我們過去汽車、航天產業的鏈條完全不是一回事,就是掙快錢。“掙快錢”是網紅經濟基因的一部分,因為網紅如果形成不了某種效應,就無法為自己造勢,無法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吸附盡可能多的資源。與此同時, “掙快錢”也會成為它的宿命,在沒有成功實現指數級增長之前,只能主動選擇被市場淘汰,或者干脆主動選擇把自己淘汰。
低門檻高人氣
網紅或為直銷企業創造高效益品牌價值
2016年網紅經濟爆火的背后醞釀著不可逆轉的商業變革。“網紅經濟”已經在一批“能人”的造勢和鋪設下,成為一個迅速延伸的新業態。以“網紅”為中心,泛網紅內容創業鏈條、經濟服務鏈條、衍生產品開發鏈條、“代運營”平臺服務鏈條、資本整合鏈條都已被一一勾畫且付諸實施。至于能否順利聯動,實現規模效應,且保持持續創新,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2016年網紅迅速升溫,這種現象引起不少直銷企業的青睞,在與時俱進的帶動下,直銷企業聘請網紅為企業的產品做代言。由于直銷企業大部分都是以生產保健品以及護膚品為主的居多。但在2015 年9月1日,我國新廣告法就規定廣告代言人的法律義務和責任,同時明確規定廣告代言人不得為虛假廣告代言,不得為未使用過的商品服務代言。如果明星代言的是虛假廣告,同樣負有連帶責任。而新廣告法讓不少直銷企業打消了借用明星宣稱產品的設想。但網紅者不屬于明星,同樣聚集了很多的粉絲以及人氣,在宣稱效果上不比明星差到哪里去。
網紅是自媒體時代活躍在網絡世界的明星,他們的出現改變了這個時代的造星機制,成名的門檻降低了很多。過去,一位明星的成長需要一個成熟的經紀公司或者團隊來打造,要成為明星,首先要具備音樂、表演等方面的新才藝,其經紀團隊也必須與演出、出版或影視企業及平面、電視媒體達成良好的互動合作關系,而網紅則不必受這些傳統規則的約束,有個性、敢出位成了揚名的基本條件。不可否認,網紅成為當下的潮流,直銷企業借用網紅進行營銷也是一種創新宣傳的渠道,網紅效應能否成為直銷企業宣傳的普遍現象仍是一個需要長期觀察的過程。
“雙刃劍” 警惕網紅以“文化之名”行推銷之實
“網紅經濟”具有泛媒體化、泛商業化特點,但從社會學的角度講,“網紅經濟”就是個皆為利往的名利場。如果這些“網紅”在提供內容時能夠把更多商業廣告裹挾進來,有更高的變現能力。盡管網紅經濟能夠給更多的網名帶來娛樂,但是“網紅經濟”會把人們的生活世界邊緣化。這正如你不喜歡在出租車、小區電梯上看到廣告一樣,你也不會喜歡微信朋友圈有人推銷東西。
“網紅經濟”背后存在商業炒作鏈條,“網紅”展示的內容中有不少比較浮躁低俗甚至炫富,可能成為監管難題。在假冒偽劣依然盛行的環境下,也要警惕“網紅” 以文化之名、行推銷之實,在沒有靠譜的檢驗和監督的情況下,擴展有害的商品和服務的銷售范圍。以芙蓉姐姐、鳳姐為代表的昔日“網紅”,她們成名之后更多是做代言、為品牌做宣傳,本質上就是把自己吸引來的流量導給別人,但現在的 “網紅”,是把流量導給自己。因此,直銷企業利用網紅宣稱產品以及企業品牌的同時,看上去起到了宣傳作用,實際上在“網紅經濟”驅使下宣傳的卻是網紅者而不是企業產品以及形象。
如今“網紅”通過自媒體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實力或者個性特征(即所謂的去中心化或自我賦權),挑戰傳統的、呆板的、多少被壟斷的信息發布行當,顯示出民間的活力和豐富性,這是一件好事。但其實網紅承擔的社會責任并不與其身價可比,“網紅經濟”的出現恰恰表明,我們的社會存在嚴重危機。這個危機的根源在于金錢成為左右社會生活的最關鍵尺度和標準。“網紅”可以使一些人身價數億、住豪宅、開法拉利。但這種被追捧的“人生理想”,對普羅大眾而言既不真實可靠,更與幸福、美滿、安寧與和平毫無因果關系。且至少目前為止,“網紅經濟”本身并沒有創造太多價值,更多的是商品、服務的搬運和推銷。這與直銷的本質有所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