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民查小姐日前向南都記者訴說了一件煩心事,稱自己在查詢某大型國有銀行的儲蓄卡流水時突然發現去年有1萬元被轉到了廣東銀聯的賬戶下,并通過快錢最終流向了上海諾亞金通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亞金通”)。然而,查小姐明確表示自己從未聽說過該公司也沒有進行過相關操作,懷疑遭遇了盜刷。
無獨有偶,南都記者發現2014年以來有多筆類似盜刷投訴案例,且銀行卡被盜刷后,資金均流入同一個賬號: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3602001119200××××××)。為什么同一個賬號會多次出現在盜刷投訴中?
銀聯:系清算賬戶,有異議交易可投訴
“這筆支出我并不知情,而且自始至終都沒操作過也沒有收到銀行的提示通知”,查小姐向南都記者表示,在發現疑似盜刷的情況后已報警。涉事的某大型國有銀行方面回應稱,本起事件中,客戶查小姐的該筆交易是通過銀聯發送至該行后劃扣的。
經過多方核查,查小姐這1萬元的流向逐漸清晰:資金以“支出”的名義劃扣至廣東銀聯的某大型國有銀行賬戶(3602001119200××××××),再以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錢為通道,最終到了諾亞金通。
然而記者通過搜索引擎查詢發現,查小姐遭遇的盜刷并非個案。據報道,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中旬已有26宗盜刷投訴,資金都流入同一個銀聯賬號。
為何時隔兩年仍出現類似盜刷案例?其中是否存在資金交易的安全漏洞?
對此,中國銀聯方面回應稱,該賬號是銀聯互聯網支付業務的清算賬戶,通過該業務發生的交易,交易資金均先清算到該賬戶,再通過該賬戶清算至相應商戶。
對于該業務是否存在安全漏洞,中國銀聯表示,該互聯網業務已建立完備的業務規則、風險處理流程和投訴、差錯處理機制。對于持卡人有異議的交易,持卡人可通過銀聯客服熱線95516進行投訴,中國銀聯將向收單機構、商戶核實相關交易情況,并按照業務規則進行處理。
律師:短信驗證交易有風險,商戶擔責更大
幸運的是,經過追查,查小姐被盜刷的資金已全額退回。
但查小姐依然十分疑惑:“卡在身上,也沒有使用密碼,錢怎么就被刷走了?”
作為資金最終去向的諾亞金通表示,經核查,查小姐去年12月12日在公司平臺注冊購買產品,其注冊信息完全正確,手機短信驗證信息也正確,現初步判斷為客戶信息保管不善出現的被盜刷。
對此,上海茂泰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諸東華向南都記者表示,通過短信驗證碼來認證個人信息的交易模式下,本身具有較大風險,因而對諾亞金通來說,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在客戶-銀行-銀聯-諾亞金通這一鏈條上,后一節點都向前一節點負有保證交易按照雙方的協議或者通行業務規則進行的義務或責任;因此在盜刷發生時,后手對前手負有舉證責任,舉證不能的情況下應負擔賠償責任”,諸東華指出。
在難以證明個人信息保管是否得當的情況下,消費者如何保護自身權益呢?
諸東華建議,發現盜刷后及時就近去銀行取款或存款,并打印交易憑證,以此證明銀行卡沒有丟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預防網絡盜刷?
1、限制消費金額:設置信用卡消費每日限制次數和對每次交易限制數額,將可能的損失減至最小。此外,銀行卡網上消費、轉賬等業務的消費數額及次數都可以進行人性化設置,避免一次損失過大。
2、及時核對賬單信息:當你在商場刷卡消費完后,最好及時核對賬單上的信息,比如購物單上的金額是否有誤,是否有重復的物品等。另外,刷卡簽字時還要留心購物單是否有兩份重疊。
3、開通短信通知服務:持卡人可開通短信通知服務,能隨時掌握銀行卡賬戶的資金變動情況。一旦發現銀行卡異常,持卡人可在第一時間與銀行聯系,確認卡片是否被盜刷。如果確認是,應及時進行卡片掛失,避免更多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