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搶紅包”豈容賭徒橫行
據報道,《經濟參考報》記者深入多個賭博群調查發現,原本以娛樂為主的微信“搶紅包”功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演變成新形式的賭博。部分微信賭場已形成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黑色產業鏈。莊家設套抽取資金,玩家淪為“待宰羔羊”,不法分子甚至利用微信技術漏洞躲避監管。
不少網民表示,微信賭博害人害己,社會危害不容小覷,執法部門應對微信賭博采取零容忍態度,有效打擊,讓微信紅包回歸娛樂功能。同時,微信平臺也應采取技術措施堵住賭博等違法犯罪的漏洞,將監管關口前移,提高微信空間巡查頻率,杜絕微信賭博等違法行為。
微信賭博難除
網民“IT之家”表示,隨著微信紅包使用人群的不斷壯大,利用微信紅包進行賭博的行為也浮出水面。
網民“周權義”稱,以往的新聞報道顯示,微信賭博現象已持續數年,各地公安部門根據群眾舉報,已查處一批影響較大的“微賭案”,有關人員還被追究刑事責任,但微信賭博歪風仍未能及時剎住,在一些地方甚至愈演愈烈。要堅決遏制微信賭博蔓延并鏟除其土壤。
網民“宏超”稱,和線下賭博相比,網絡賭博有更強的隱蔽性,操作更加便利,一些網絡賭博甚至可以進行合法包裝。同時,玩家交易的虛擬籌碼使其在下注時缺少心理壓力,更容易成癮。
網民“李有才”直言,賭博真是害人害己,希望沉迷賭博的人能幡然悔悟。
網民“淮安浙江人 ”稱,以微信搶紅包的方式進行賭博,屬于違法行為,應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當以賭博罪或開設賭場罪論處,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監管短板待補
網民“肖華”表示,為嚴打網絡賭博,微信官方已采取了一些技術手段和管理規則,對于用戶舉報的,經核實存在賭博行為和信息的社交群,實施永久封群;對于賭博組織者,長期凍結其建群資格;對于賭博參與者,限制其每日建群數量、支付、轉賬、紅包功能。
網民“俊宇”稱,面對微信賭場,不能放任自流。各地公安機關必須采取“零容忍”的態度重拳打擊,否則,必然會導致更多不法分子效仿。
網民“黨小學”認為,騰訊公司完全可以采取技術措施堵住賭博等違法犯罪的漏洞,一方面加強對微信轉賬數額次數和總額的限制;另一方面,將監管關口前移,提高微信空間巡查頻率,加大微信技術監控力度,最大限度壓縮微信賭博等違法行為發生的空間。
也有網民表示,從根本上斬斷微信賭博利益鏈,不僅要提升技術水平,掃除監管盲區,還要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發起微信治賭的“全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