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消費者權益節目Watchdog近期實驗顯示,星巴克、尼路咖啡(Caffe Nero)以及悅達咖啡(Costa)提供的飲料受到污染,三家的冰塊中均含多種細菌,其中包括來自糞便的細菌。
檢測結果顯示,在三家咖啡連鎖店采集的樣本中,Costa檢出的糞便細菌最多。10個Costa的冰塊樣本中,有7個含有糞便細菌。而在星巴克和尼路咖啡中,10個樣本中有3個檢查出了一種糞大腸菌。
三家咖啡連鎖商的英國公司如何回應?
星巴克發言人表示,他們“非常認真地”對待衛生問題,并且“任何事物”對于他們而言都沒有消費者的安全重要。他還補充說:“我們已經開始快速展開我們自己的內部調查,以了解問題實際情況如何。”他還指出,英國星巴克已對其所有員工進行了包括冰塊處理的高標準衛生新培訓。
Costa表示:“了解到結果后,我們立即采取行動,重新審核食品安全檢查流程并要求員工注意冷藏品處置。此外,我們正在為全國的店面逐步安裝更新的冷藏設備。升級了加工冰塊的相關規則,并開始引進新的冰塊容器。”
Caffe Nero的發言人則表示,這次的發現讓他們“非常擔心”,并補充說:“我們正在對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并會在之后采取適當行動。”
星巴克、Costa中國區的冰塊安全嗎?
星巴克中國公司則向記者表示:“星巴克始終堅持對卓越品質和服務的承諾,把為顧客提供高品質及安全可靠的食品與飲料放在首位。在中國,星巴克擁有高標準的質量保證體系,門店的冰塊制作和使用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星巴克中國客服稱,國內暫時并未接到類似投訴,也暫時未收到來自星巴克美國總公司針對此事的檢查通知。該客服表示,星巴克已在中國120座城市開設了2600多家門店,目前星巴克在中國大陸都是以直營模式在經營,暫無加盟模式。
Costa中國公司尚未針對該事件對記者的問詢做出回應。
冰塊中的細菌從哪來?
華盛頓州衛生局報告顯示,糞大腸菌群通常被作為水質狀況的“晴雨表”。如果飲用水源中被檢測出含有糞大腸菌群,通常意味著水質惡劣,可能含有其他病菌,需要衛生局立刻展開全面調查。
利茲貝克特大學的微生物學者伊斯戈萊達對衛報表示,由于政府部門對飲用水中所含的細菌數量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和檢測程序,因此污染源幾乎不可能是制冰使用的飲用水本身。
伊斯戈萊達表示:“按照法律規定,飲用水中所允許包含的細菌量水平低到可以忽略。我們最多能在每毫升飲用水中檢測出10個單位的細菌,但是在這些冰塊中每毫升含有幾百個單位的細菌。”他推測,污染源最有可能來自咖啡店工作人員用不潔凈的手操作制冰。另外制冰機器如果沒有及時清洗,可能也會增加細菌含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介紹,咖啡連鎖店和開餐店所制作冰塊中有多少細菌,往往不取決于使用什么水,只要不是中水,即使使用自來水,基本也能符合標準,因為現在國家自來水的菌落標準也是小于100cfu/g。因此要注意的是來自制冰機器的污染,以及操作人員對冰塊造成的二次污染。如果不定期對制冰機器進行清洗、消毒,工作人員不小心帶入細菌,也可能會導致冰塊菌落超標。
朱毅還表示,冰塊是否可以食用關鍵在于是否存在致病菌,前述的菌落數量指示的是衛生指標,是否含有致病菌才是安全指標。“不是所有大腸菌群都是致病的,人體內存活著大量細菌,有些細菌是可以與人體和諧共處的,多數大腸桿菌也是不致病的。所以細菌的類別比數量更重要。部分致病性大腸桿菌菌株與嬰兒腹瀉有關,并可引起成人腹瀉或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