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社會關注的“外賣”行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正在制定《網絡訂餐監督管理辦法》。封面新聞記者獲悉,該辦法將明確平臺對餐飲商戶的準入、餐食安全信息透明和送餐環節食品安全風險控制的管理責任,進一步完善網絡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體系。
網絡訂餐安全
將立法監管
“互聯作為快速發展的新事物,改變了我們的活,也對品安全和品產業的影響帶來了有共睹的變化,很多已經習慣通過互聯了解品安全信息,在上購物甚訂餐。”7月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在第二屆中國互聯網+食品安全論壇致辭中表示, 網絡訂餐已成為城鎮居民消費習慣,但也給餐飲安全的風險控制和監督管理帶來挑戰。
“2015年是中國互聯及品安全治理常重要的時刻。”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法制司國家食品藥品稽查專員陳谞回憶,2015年初,建完善互聯品藥品監管辦法就已提上日程。同年4新《品安全法》通過,將絡品納監管范疇。
明確平臺對餐飲商戶的準入
餐食安全信息透明
進入2016年,網絡食品安全監管再度收緊。當年714,總局發布實施《絡品安全違法為查處辦法》對第三平臺絡品安全違法為的處罰進步細化。“如第15條規定,經營者涉嫌犯罪提起公訴等四種嚴重違法為之的,第三平臺發現后應該停向其提供絡交易平臺活動。”陳谞說。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引了“神秘買家”制度。前歐盟和美國FDA在絡品抽樣檢查的法規制度中也引了這一制度。
“接下來還會出臺《絡訂餐監督管理辦法》,進步完善絡品監管的法作。”陳谞透露,食藥監總局正在制定該辦法,圍繞各界關注的“外賣”行業,明確平臺對餐飲商戶的準入、餐食安全信息透明,和送餐環節食品安全風險控制的管理責任。
網售食品違法行為
將面臨跨部門“聯合懲戒”
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副司長劉洪彬透露,目前,國家層面正推進建立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食藥監總局也將強化聯合信用懲戒,鼓勵平臺主體對違法活動的自然人進行信用懲戒,讓他們一時違法終生受阻。
劉洪彬介紹,食藥監總局發起了與大型網絡食品平臺進行合作的倡議,已有6家企業加入,雙方將共享治理經驗和數據,共同研究治理措施,讓違法失信者無生意可做。同時,食藥監總局還將借鑒各地探索,完善有獎舉報制度,加大宣傳,調動公眾參與網絡食品安全的治理。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學院教授鄭曉冬則建議,對透明餐飲消費,網絡訂餐平臺可以做很多工作,“比如把進貨渠道、票證做一個鏈接,消費者消費時點進去,可以了解使用的原料是否是合乎要求?是否保證食品安全?是否保證我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