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陳綺貞說:“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然而,有的人說,旅行無非是從一個你生活的有些煩膩了的地方去別人生活的煩膩了的地方。 可是,如果你從未用心地踏上旅途,你失去的不僅僅是沿途的風景,還有在身邊稍縱即逝的那一點點光陰與草木繁華。
“踏上一片你從未想過會涉足的土地,驚艷了時光”,或許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說走就走的旅行。
談到旅行,就不由而然的想起那年的廈門之旅。那一次,那一次也是我跟我的那誰一起走過的最后一次旅行。回想這些年,走過的痕跡,似乎還有感嘆。
一個人,一個雙肩包,再加上一部手機,就這樣簡單的開啟了平生的旅行。臨走時心情不錯,當走進汽車站那一剎那,真的讓我震驚:一眼望去,人山人海,車站內的游客摩肩接踵。由于太擠的緣故,差點沒上去車。到了景區更不想說了,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朋友為了吃景區的小吃,整整排了兩個多小時隊。當時,就冒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為何要來旅游?”朋友那時也就默默的沒說話。后來,我們去另外幾個景區逛了下就回酒店了。
時過今日,想在網上找一些關于旅游方面的資料,便就看到了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16-2017中國旅游消費市場發展報告》。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旅游消費規模穩步擴大,國民旅游需求不斷釋放,旅游消費持續升溫。在不斷升級的旅游需求推動下,2016年,以親子游、爸媽游為主的家庭游火爆;自由行、品質游、度假休閑旅游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品質團、定制游成為旅游消費升級新標志。2017年旅游消費熱點和結構將呈現新的趨勢, 中西部地區將成為旅游消費的生力軍,東盟國家、中東非將成出境游新的增長點,體驗式消費也將在旅游消費中占據更大比重。
談到旅游業,或許我們心里都知道,它是一個國家經濟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第三產業的重要部分。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同時被譽為“朝陽產業”。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圍繞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發展旅游、文化、體育和休閑娛樂等面向民生的服務業。正因為朝陽產業,正因為政府重點扶持的行業之一,旅游作為集團八大板塊中的旅游養生產業之中,同時也是集團的核心產業之一。
體驗式消費占比將持續提高
隨著全域旅游、“旅游+”政策的推動,以及文創、旅游IP帶動的新業態、新要素的發展,將進一步豐富旅游產品內容,拉動旅游核心產品和衍生性產品的消費。文創、科技等要素在旅游中的滲透,將改變當下以景點門票、購物、餐飲、交通為主要花費的旅游消費結構。預計未來體驗性消費,如文化娛樂、主題住宿、旅游商品、目的地生活體驗方面的花費,將進一步擴大。
在消費需求和產業發展的雙重作用下,2017年,郵輪、海島等度假旅游將繼續是消費熱點。
從三大市場看,報告預計2017年國內、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場旅游人數將超過50億人次,旅游消費超過6萬億元。
品質團、定制游成為旅游消費升級新標志
歷年《旅游抽樣調查統計》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國內旅游人均消費水平逐年增加。其中,農村居民旅游潛力不斷釋放,人均旅游消費從2014年的540元增加至2016年的880元。
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游客追求品質團、定制游等高品質旅游產品。途牛“牛人專線”產品品牌以品質團為特色,2016年收客量同比增長77%;途牛定制游業務同樣增長顯著,2016年7-9月和10-11月定制游收客量分別同比增長67%、66%。
海子曾寫過這樣一首詩:“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簡單的文字,寫出了很多游客的心聲。也道出了很多都市人的向往生活,清單平靜的生活。如果找一所房子,推門窗就可以看到“大海”,獨棟小木屋,門口果樹林立,夕陽輝映,湖畔之景讓人流連忘返。
很多人不禁會問為何要旅行,或許也有很多人會說它給予了我快樂;為何生活著,它讓人們體會到了旅途中的美好。以前是一個人,一條路,從起點,到盡頭;現在是一個小家,一個目標,從當下,到以后。一路走來,旅行教會了人們謙卑,帶著那些旅途者走出了安逸之鄉。企業也一樣,一個公司到集團,從過去,到以后。一路發展,一次又一次壯大,歷程都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給人的一生帶來價值。
龍應臺先生有一句話:“有一種寂寞,茫茫天際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我只能獨自面對,素顏修行”。用它來形容那些年在路上的生活,恰如其分。
“人應該活90年,用30年來行走世界,用30年來讀書,用30年來著書立傳”。我想自己也活不到90歲,但我能做到30年讀書,也能30年游歷世界,一直以來,我的雙腳始終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時刻生活在別處,人不能固于一室,須禹不離半步,內心里總是需要一些精神力量來抵抗世間的一些誘惑,褪去內心的虛浮雜亂,在路上,我開始不斷地重新審視自己原有的價值觀,不斷地想,這一輩子究竟需要做些什么?想到未來和來生,想到某一天塵歸塵、土歸土,我不在汲汲于當下的價值,而是多了一份淡然,看清了事物的本質。
旅游,是身體的回歸,是生命的一次豐富,心靈的凈化,也是用不同的空間來展示,每個個體生命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