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市場銷售被叫停的青海春天旗下產品“極草”純粉片另謀出路。8月21日,青海春天官方微信公眾號“極草”發文稱,公司已將極草·5X冬蟲夏草純粉片相關專利技術和商標品牌資源授權予澳門復一堂科技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門復一堂”)。去年,由于極草純粉片被國家食藥監總局叫停生產,青海春天的業績也因核心產品缺位一路下滑。如今,極草純粉片雖然轉戰澳門市場,但由于僅產生授權收益,極草核心產品回歸難度不小。
極草讓出專利
青海春天表示,公司已經將極草·5X冬蟲夏草純粉片的相關專利技術和商標品牌資源授權給澳門復一堂,并對該公司提供技術支持與品控指導等服務。澳門復一堂科技藥業有限公司是經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批準,在澳門設立的從事中藥科技,中藥材、食品的生產經營及進出口貿易的企業。未來,澳門復一堂將與青海春天開展長期的合作,共同研究冬蟲夏草未來的發展。
目前,由澳門復一堂生產的極草·5X冬蟲夏草純粉片已在澳門獲批生產和銷售,并于8月21日正式上市銷售。消費者可在澳門復一堂藥業官方網站上進行購買。
青海春天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得到品牌和專利授權后,澳門復一堂全面負責產品批號取得、建廠生產和銷售渠道建設等環節,除獲得品牌專利授權所產生的收益外,青海春天對于極草·5X冬蟲夏草純粉片的產銷不做任何干預,也并不從中獲利。“青海春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針對海外市場的發展與合作方進行接洽,極草產品在海外的產銷和內地市場所遭遇的環境并沒有太大的關系。澳門復一堂對于極草產品的產銷主要面對國際市場。”
在去年年報中,青海春天曾提到,公司控股子公司春天藥用一直在積極開展海外市場開拓的系列工作,冬蟲夏草純粉片在海外也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消費者,因此春天藥用將冬蟲夏草純粉片相關技術、專利對香港地區、澳門地區等地合作方進行了海外市場授權并提供技術支持,授權合作方已開展相關工作。
根據去年年報披露的信息顯示,被授權方包括極草春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吉瑞堂(澳門)貿易有限公司、天元年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正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地區為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泰國、韓國,涉及資產報告期末賬面值為1.85億元,交易價格按每個區域年專利使用費1200萬元,或銷售額的5%和1200萬元孰高的標準向春天藥用支付相關費用。
核心產品難回歸
雖然對于消費者來說,極草產品的銷售在澳門打開了一條通路,但是對于青海春天來說,極草產品重新進行產銷并回歸內地市場仍是困難重重。在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文件勒令停止冬蟲夏草的生產經營后,極草·5X冬蟲夏草純粉片的商業化道路在內地市場開展難度較大。
2012年8月15日,當時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印發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強調 “在合理保護冬蟲夏草資源的前提下,高效開發利用冬蟲夏草資源,推動高端科技含量保健食品的研發,研究建立珍稀原料用于保健食品的有效監管辦法”,首次對以野生冬蟲夏草作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進行規范,要求試點的企業其保健食品工業產品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首批試點企業包括青海春天、同仁堂、康美藥業、 勁牌有限公司、江中藥業,為期五年。
2016年2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根據市場檢測發布《關于冬蟲夏草類產品的消費提示》,稱如果長期食用蟲草會導致砷的過量攝入,并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其中青海春天的冬蟲夏草純粉片更是被相關部門重點監測。雖然青海春天分別于2016年2月17日和3月4日通過信函和網絡公開向國家食藥監總局回應表示,申請公開消費提示的相關信息,包括開展此次檢測檢驗所檢測的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的生產(銷售)廠家、產品批次及檢驗檢測結果等文件。但這并沒有挽回國家食藥監總局叫停冬蟲夏草純粉片生產的決定。
去年2月2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關于停止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表示,含冬蟲夏草的保健食品相關申報審批工作按《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執行,未經批準不得生產和銷售。前文提到的國家食藥監局2012年8月15日發布的《關于印發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停止執行。這意味著青海春天冬蟲夏草純粉片不能再生產、銷售。
副業發展初見成效
在核心產品被叫停生產后,青海春天一度面臨“失業”危機,經營業績也一度出現下滑。去年,青海春天實現營業收入為7.08億元,相比上年減少49.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1億元,同比削減34.71%。
為了挽救主營產品缺位造成的業績空洞,青海春天控股股東西藏榮恩將子公司三普藥業旗下6種冬蟲夏草相關藥品總經銷權授予青海春天。同時,青海春天也開始嘗試推銷“原草”產品,并押寶6種以冬蟲夏草為原料的保健食品。
在8月21日發布的半年報中,青海春天指出,經過調整產品結構,積極挖掘其他潛能,目前公司已度過最困難的日子。從公司一季報盈利大增可預測上半年業績應有明顯好轉。從半年報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青海春天實現營業收入2.19億元,同比上年同期減少14.64%;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8010.3萬元,同比增長49.02%。
青海春天同時表示,公司通過在冬蟲夏草類產品方面的優勢與三普藥業生產和藥品研發進行結合,開展冬蟲夏草類中成藥品的銷售業務,目前三普藥業研發的6種關于冬蟲夏草的中成藥品,公司已準備開展相關銷售工作,預計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青海春天在未來不存在經營風險。青海春天表示,在新品研發方面,公司已完成6種以冬蟲夏草為原料的保健食品的研發工作,相關工作將按2016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保健品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執行。其中3種已被相關部門受理,另3種尚在審查階段。這6種產品包含口服液、酒、顆粒劑等,明確為保健品。目前國家食藥監管理部門雖然已受理了春天藥用保健食品新產品的注冊申報資料,但仍存在可能不獲得批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