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醫療美容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醫療美容機構和醫療美容從業人員數量有了較為快速的增長,越來越多消費者利用“微整形”進行醫療美容。但在暴利的驅使下,許多不具備資質的個人、美容院、美甲店等紛紛入局,導致我國醫療美容領域從業人員良莠不齊、服務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凸顯。
日前,重慶市公安局打假總隊、渝北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聯合重慶市、渝北區食藥品執法監督管理部門查處多個醫療美容“黑窩點”,現場查獲一批未經國家批準進口的肉毒素(18盒)、玻尿酸(91盒)等美容藥品,搗毀銷售窩點6處,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
渝北警方介紹,公安機關在近期工作中發現,重慶市部分美容店、美甲店存在使用未經國家批準進口的肉毒素、玻尿酸等美容產品。經調查,2015年3月以來,犯罪嫌疑人趙某等人在渝北、江北等地開設多家微整形美容店,通過微信等網絡平臺“線上”交易,采用微信、支付寶轉賬等方式從韓國購買肉毒素、玻尿酸等非法美容針劑。后通過微信朋友圈做微整形宣傳吸引客戶上門注射,注射地點均是寫字樓、住宅等場所。
辦案民警調查得知,四人購買一支肉毒素的價格為500元人民幣,轉賣給客戶則高達1500元至2800元,并給負責注射肉毒素、玻尿酸的工作人員每支提成500元。查獲的這些美容店都沒有相關的《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等,負責注射的工作人員也無《醫師執業資格證》。辦案人員提示,不當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素可能會引起肌肉松弛麻痹,嚴重時可能會引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健康的癥狀。注射用A型肉毒素在我國按特殊藥品管理,只能在正規機構的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在重慶市沙坪壩區都市花園住宅小區內,執法人員發現當事人李某靜的美容機構使用超聲刀為顧客進行面部美容,使用玻尿酸等藥物為顧客進行面部美容,用埋線的方式為顧客進行面部美容,通過按摩或面部護理為顧客進行減肥或祛痘。“她的膽子太大了,只有第四項服務才屬于生活美容,而前三項服務全屬于醫療美容。”辦案人員說,通過巡查,他們發現隱患最大的是這些從事“微整形”的生活美容機構里,從業人員并非學醫的,更未取得醫師等相關職業證書。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大約有一萬多家醫療美容機構,但是據業內人士估計,大大小小的生活美容機構超過300萬家。然而市場繁榮的背后,醫療美容行業缺乏統一監管、非正規醫美機構橫行、從業人員不具備相關資質等問題凸顯。業內人士認為,應加大監管力度,從嚴整治醫療美容行業市場。
首先應加強監管力度。目前我國在醫療美容領域存在經濟性監管落后的情況。經濟性監管主要在進入、退出市場,制定價格和規范服務等方面進行管理和監督。目前我國在醫療美容價格監管方面,一方面缺乏監管主體制定的統一的服務價格標準,價格監管處于無政府監管狀態。由于價格監管力度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行業規范,低價惡性競爭層出不窮;另一方面,醫療美容業尚無各方利益主體共同參與制定的參考價格標準,社會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無法得到保障。在準入監管方面,我國醫療美容醫生素質魚龍混雜,這是由于缺乏權威的評估認定機構,以致資質認定較寬松。當下醫療美容項目越來越多,方法不計其數,例如玻尿酸去皺除皺、瑞士內源性生長因子注射去皺等,但是我國現行的醫療美容質量監管還相對落后,對不斷更新的醫療美容技術缺乏相應的質量監管。
此外要明確監管責任主體。在醫療美容領域出現監管空白,市場秩序混亂,如法律明文禁止不具有開展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實施涉及侵入人體的美容項目,生活美容院一直都在實施這樣的醫療美容項目。對于這個違法行為的處理,衛生部門和工商部門各執一詞;谡l審核、誰管理的原則,衛生部門認為,生活美容院是在工商部門進行注冊登記的,上述違法行為應該由工商部門進行監管,并作出行政處罰,衛生部門無權對其進行處理;工商部門則認為,其無權力對生活美容院實施的此類行為進行監管。這就使一些生活美容院實施的醫療美容業務在事實上成為監管的真空地帶。
最后還應提高行業準入標準。以美國為例,其實行醫療美容許可制度,對醫療美容機構設置標準要求較高,并對醫療美容醫生進行多樣且具有針對性的培訓。訓練明確規定:首先外科醫生要完成普通外科基礎訓練,然后是整形再造外科的專業訓練,最后還要接受形式各異的訓練方案。在訓練中,醫生則會側重醫療美容中的某些重要領域。因此,醫療美容醫生不僅具備扎實的外科基礎,同時也具備高度精細的專業技能。在從業人員資質方面,美國國家醫療委員會要求及時在網上提供醫生的執業許可證、紀律處分情況等,保障就醫者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