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群人,他或者她,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苦節儉了一輩子,平時在菜市場里為了幾角錢討價還價,但是,他們卻可以豪擲五千或一萬元去購買那些宣稱可以包治百病的保健食品,甚至是普通食品。
上述現象不過是“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頑疾中的一例,但此類現象已經引起了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關注和重視。
9月8日上午,浙江省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召開。浙江省食安辦、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9個部門聯合部署了此次專項整治工作。
此次整治工作涉及的對象包括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進口單位,第三方平臺經營者和相關方,以及廣告發布單位,涵蓋了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銷售全環節。整治重點突出4類違法違規行為,分別是未經許可生產、經營和進口食品、保健食品行為,食品和保健食品標簽虛假標識聲稱行為,利用網絡、會議營銷、電視購物、直銷、電話營銷等方式違法營銷宣傳、欺詐銷售食品和保健食品,未經審查發布保健食品廣告以及發布虛假違法食品、保健廣告行為。
會上,浙江省食安辦主任、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朱志泉講話擲地有聲,他對此次電視電話會議的目標非常明確,他直陳,“此次專項整治就是要攻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這個頑疾。”
當然,想攻克多年累存下來的頑疾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并且,食品從鏈式監管上分屬多個部門監管。因此,朱志泉認為,一方面要強化聯合整治,形成監管合力,另一方面要加大打擊力度,嚴查大案要案,同時還要通過信息公開,引入社會共治。
浙江省食安辦專職副主任、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盧永福的主張與朱志泉局長一脈相承。會上,他對整治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還特別就“加大打擊力度”提出了方向。盧永福強調,“要查辦一批有影響的案件,而且案件要處罰到人,只有讓違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才能形成有效震懾。”
誠如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張雪林所憂,“食品、保健食品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一段時間以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屢禁不止,尤其是老年群體被侵害的情況時有發生,引發媒體和社會高度關注,群眾反應強烈,成為市場監管的熱點,也成為制約放心消費在浙江行動,和影響安全放心消費環境亟需解決的問題。”接下來,浙江省各地監管部門將按照規定對轄區內的有關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9大部門也將通力協作、集中亮劍,對“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實施一次大圍剿。
圍剿的力度將有多大?期望值有多高?從側面看或許更能看清。朱志泉提到,為了強化對專項整治的組織領導,經向省政府報告,省里專門成立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的領導小組,各市、縣也要參照省里的要求成立專項領導小組,研究整治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保證專項整治工作統籌推進、步調一致、協調聯動、銜接順暢。另外,此次專項整治已經納入省政府對各市政府食品安全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這無疑是對地方政府落實專項整治的一種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