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由于缺乏完善的全產業鏈安全管控極易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發生;而過度依賴線上渠道和單一的同質化產品品類可能會使其在遭遇突發狀況時業績出現斷崖式下滑。這些潛在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將成為其IPO的攔路虎”
“雙十一”,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只松鼠”)再次創造了銷售奇跡。
按照三只松鼠在微博上公布的信息,11月11日全天實現銷售額5.22億元,共計約428.19萬消費者參與了下單。
那么,“5.22億”是一個怎樣的概念?三只松鼠在2017年上半年的銷售額為28.94億元,“5.22億元”約占其五分之一。
或許是出于對近兩年業績高速增長的信心,三只松鼠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
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三只松鼠早在10月底就已重新申報了招股說明書,意欲在創業板上市。
然而,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卻表示,三只松鼠亮麗的業績背后潛藏著來自產品、渠道、市場等多方面的風險隱患。
“三只松鼠由于缺乏完善的全產業鏈安全管控極易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發生;而過度依賴線上渠道和單一的同質化產品品類可能會使其在遭遇突發狀況時業績出現斷崖式下滑。”食品專家朱丹蓬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這些潛在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將成為其IPO的攔路虎。”
產品:問題頻出
事實上,近幾年三只松鼠產品問題不斷。
今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曾發布公告稱,天貓超市在天貓(網站)商城銷售的標稱三只松鼠生產的開心果,霉菌檢出值為70 CFU/g,比國家標準規定(不超過25 CFU/g)高出1.8倍。
該消息一出,隨即在網絡上引發輿論關注。
隨后,三只松鼠回應稱極可能是產品在出廠后因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引起霉菌滋生,導致流通環節抽取樣品不合格。
可是,蕪湖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蕪湖食藥局”)的調查結果則顯示,三只松鼠是“未按規定對采購的食品原料進行檢驗”。
最終,蕪湖食藥局對三只松鼠作出了《(蕪)食藥監食罰〔2017〕8號》行政處罰,警告并沒收違法所得2505.89元并罰款50000元。
圍繞著產品問題,三只松鼠并非只是這一點麻煩。
2016年2月,媒體曝出通過三方機構檢測發現,三只松鼠一款奶油味葵花子被檢出甜蜜素含量超標。
2016年5月,三只松鼠因在食品中添加藥品、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被罰56345.62元。
此外,法治周末記者梳理三只松鼠招股說明書發現,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三只松鼠及其控股子公司存在10起尚未了結的訴訟,其中9起作為被告。
而在這9起訴訟中8起與產品問題相關,訴訟理由涉及產品保質期標注與食品安全標準不符、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標示脂肪含量與實際含量不同、含糖量不符合等級要求、配料未在標簽中標注等多方面。
對于三只松鼠頻出的產品問題,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稱,這與三只松鼠的經營模式有關。
據三只松鼠招股書介紹,其產品主要委托廠商加工或直接從供應商處采購,然后自己再對商品進行分裝“貼牌”銷售。
“這樣的模式下,三只松鼠難以有效監管食品安全問題,畢竟它不是食品的生產提供商,難以做到有效監管。”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陳琳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在陳琳看來,“貼牌”銷售模式雖然可以充分利用外部市場優勢產品資源,加上自身的品牌資源,形成優勢互補的模式。“但‘貼牌’銷售模式中食品種類豐富,來源多樣化,物流運輸要求高,且檢測不易,這導致‘貼牌’銷售模式存在食品安全風險,需要企業自身有效提高監管水平,防止食品安全問題出現。”
渠道:過度依賴線上渠道
2013年,全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2014年增加兩倍至9.24億元;2015年再翻一倍超過20億元;2016年跨越至44億元。
這樣亮麗的業績增長,正是三只松鼠借助線上渠道實現的。
“眾所周知的是,三只松鼠是靠線上發家。”朱丹蓬坦言,“但是,俗話講‘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三只松鼠目前對線上渠道的依賴過重。”
三只松鼠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不斷通過自營APP、團購、線下體驗店等方式拓展多元化的銷售渠道,但銷售收入仍主要通過天貓商城、京東等第三方平臺實現。”
招股說明書顯示,三只松鼠在2014年至2016年度以及2017年上半年,其前五大合作電商平臺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96.53%、95.06%、89.71%以及90.41%。
這其中,天貓商城占了三只松鼠營業收入的“大頭”。
數據顯示,在2014年至2016年度以及2017年上半年,三只松鼠通過天貓商城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占到營業收入的78.55%、75.72%、63.69%及55.22%。
對于線上渠道的狀況,陳琳同樣認為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存在渠道過于集中的風險,萬一天貓商城、京東調整經營策略,必然會對三只松鼠銷售構成潛在威脅,或影響銷售收入或影響利潤。”陳琳說,“三只松鼠應當獨立建設自身的電商體系,以平衡分散天貓商城、京東渠道風險。”
實際上,三只松鼠自己也表示對過度依賴線上渠道的擔憂。
“目前,天貓商城、京東等第三方渠道已逐漸發展成為成熟的開放電商平臺,并成為了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但如果該等電商平臺自身經營的穩定性或業務模式、經營策略發生了重大變化,且公司不能及時作出調整,則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三只松鼠方面表示。
三只松鼠同時稱,如果公司與第三方平臺的穩定合作關系在未來發生重大變動,亦可能影響公司的經營活動及財務狀況。
市場:同質化嚴重
除了產品問題難以有效監管、過度依賴線上渠道的風險,在業內人士看來,三只松鼠還存在產品同質化問題。
“實際上,三只松鼠的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尤其堅果類產品。三只松鼠之所以成功,我認為它是踩對了節點,站在了互聯網銷售中高端零食的風口。但是,過于依賴單一的同質化品類產品卻存在很大的風險,很容易遭到競爭對手逆襲。”朱丹蓬說。
仔細梳理三只松鼠的業務可以發現,自成立的五年以來,三只松鼠的產品線已覆蓋到堅果、零食、干果、花茶等多個休閑零食領域。
不過,堅果類業務仍然是三只松鼠的重心業務。
招股說明書顯示,堅果類業務的營業收入在2014年至2016年度以及2017年上半年分別占到總收入的87.85%、80.44%、69.83%、68.51%。
此外,零食類業務的比重在不斷增加,由2014年的0.92%增長到2016年的19.6%。
在朱丹蓬看來,實際上三只松鼠在踩對了節點的同時,由于產品同質化的特性,它只能靠品牌效應、規模效應去取勝,而這必然要采取價格戰、巨額廣告費等措施。
然而,這樣的策略則會影響到毛利率。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2014年至2016年度以及2017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4.15%、26.90%、30.20%以及30.90%。
另一面,與三只松鼠可比的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則分別為43.06%、43.69%、42.40%、40.73%,明顯高于三只松鼠。
實際上,三只松鼠自己也承認這一點。
“2014年至2015年,公司的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主要由于公司的經營模式是以線上銷售為主,在提高運營效率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該期間內公司處于快速發展期,通過價格策略擴大市場份額。”三只松鼠稱。
朱丹蓬認為,三只松鼠在繼續發展休閑食品業務的同時,其實應當采取一些多元化發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