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10日,現代汽車于韓國開展了氫燃料電池車新技術探索之旅,近40家中國媒體受邀參加試駕并實地參觀。
通過場地試駕、參觀韓國高陽現代汽車體驗館、探訪南陽技術研究院和麻北新能源技術研究所等活動,讓記者們深度體驗到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的強大性能,展現了現代汽車對綠色移動出行、連接移動出行、自由移動出行三大出行方向的信心。
現代汽車新一代氫燃料電動車NEXO在龍仁試駕現場
現代氫燃料電池車的由來
NEXO,來自于丹麥的一座島嶼,寓意“尖端技術(High Tech)”,其在古代日耳曼語中,意為“水的精靈(Water Sprit)”,在拉丁語和西班牙語中意為“結合”。
現代汽車的全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便以此命名——NEXO。NEXO,作為現代汽車基于未來“氫社會”概念研發的一款氫燃料電池車,凝結了現代汽車的領先環保技術,從氫氧結合生成能量與水的特點來看,這個名字對于現代汽車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而言,再適合不過。
作為第一款量產FCV(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燃料電池車的簡稱)車型,當時的ix35 FCV絕對是高配中的高配。深色的內飾、座椅加熱、導航、定制音響……全部應有盡有。但高昂的售價卻讓現代遭遇了滑鐵盧。國內消費者并不熟悉ix35 FCEV,作為現代第一款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車,并未進入國內市場。
當時美國加州允許ix35 FCV(當時美國叫途勝)分期付款,首付2999美元,每月499美元,三年即可付清,同時廠家還提供3年或者3.6萬英里的免費氫燃料。消費者或許對這個價位沒有概念,做個對比,當時寶馬5系,528i的月供是435美元,這也意味著一輛ix35 FCV比一輛中大型豪華車的價格還高。
另一個問題是加氫站。在加氫站建設上,當時美國是最積極的國家。以加州為例,2014年美國加州就有59個加氫站,但諷刺的是:真正營業的只有9家,剩下的都在建設中,全部建成至少需要3年。
這些情況,進一步導致了ix35 FCV銷量不佳,到后期只能通過租賃方式使用。雖然ix35 FCV并沒有在銷量上有多少起色,但對現代集團的影響和意義是深遠的。從2015年后,現代在氫動力方面的布局開始加快。
首先是生產方面。現代旗下的現代Mobis(隸屬現代集團的供應商)開始全力進行氫體系建設;位于韓國忠北忠州的環保汽車配件專用生產園區(11萬平方米)內新建了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配件專業生產工廠。新建工廠投資700余億韓元,規模達1.3萬㎡,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各類核心配件的組裝體“動力總成燃料電池整合模塊(PFC_Powertrain Fuelcell Complete)”的年產量達3千臺,這也意味著現代擁有了年產量3千輛氫燃料電池車規模的基礎設施。
有了技術上的積累,全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開始浮出水面。在去年的日內瓦車展上,現代發布了一款新能源概念車FE Fuel Cell。此次試駕體驗的NEXO,其實就是那輛概念車的量產版本。
2018年伊始,現代汽車在美國拉斯維加斯2018 CES展上,首次向全世界發布了未來型SUV NEXO。
現代汽車麻北研究所氫燃料電池車負責人金世勳常務說,“我到現代汽車15年了,還沒給公司掙過一分錢,但是在這里見到100位中國記者,我感覺我的人生巔峰就要來了。”它的誕生,致力于探索如何使人們產生乘用環保車的自豪感,又能在日常生活中便捷使用。
NEXO實現5分鐘充電 609km續航里程
現代汽車新一代氫燃料電動車NEXO
作為一款未來型 SUV,NEXO搭載了現代汽車最新氫燃料電池系統,充滿燃料只需5分鐘,但得益于5.7wt%的儲氫密度優勢,續航里程可達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609km,可謂現代汽車未來技術實力的集大成之作。作為ix35 FCEV的換代車型,這款新車將在今年3月在韓國量產上市。
2013年2月,世界第一輛量產版氫燃料電池車ix35 FCEV在現代汽車韓國蔚山工廠正式下線,標志著現代汽車成為了量產氫燃料電池車的“第一人”。當時的首批用戶在丹麥和瑞典,后期北美則成了其主要市場。
而相比上一代產品,NEXO動力性能更提升20%,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20千瓦,帶來充滿樂趣的駕馭體驗。
不僅如此,NEXO還首次應用了設計成三槽一體化的氫儲存系統,獲得了與同級內燃機車輛水平相當的寬敞載物空間。
為檢測儲氫罐的安全性,現代汽車為NEXO進行了射擊試驗、爆破試驗等儲氫罐安全認證試驗,并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氫閥門部位的直接碰撞試驗、倒車時的氫閥門下部打擊試驗及火災安全性評價等碰撞試驗項目,再次驗證了在惡劣環境下的氫燃料安全性。
繼承現代汽車高能效與動力性能兼而有之的環保汽車開發哲學,通過提升氫利用率及配件效率,NEXO的環保動力系統效率總成達到世界最高水平的60%。
試駕中,NEXO的起步瞬間相比燃油車更加迅速,能夠瞬間釋放扭力,硬朗的底盤調教和靈敏操控同樣令試駕人員贊嘆不已。作為行業革命性變革,NEXO的電池系統在零下30℃的低溫下也可正常啟動,現代汽車還在韓國市場提供了10年16萬公里的超長質保周期,這對于氫燃料電池車而言同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從廣義范圍來說,氫燃料電池車與電動車一樣無尾氣排放,但其之所以被稱為“終極環保出行解決方案”,更因為它不僅只排放水,而且擁有空氣凈化功能。NEXO使用高性能空氣過濾器,可凈化99.9%的可吸入顆粒物,有效去除PM2.5以下的超細小粉塵,成為新能源車型中唯一一款行走于城市間的空氣凈化器。
同時,中控臺的大屏幕顯示器不僅提供實際續航里程、加氫站的位置和可用性、儲氫罐的溫度和壓力狀態等信息,還能夠顯示空氣凈化量及CO2消減量等環境改善貢獻度,進一步增進駕駛員使用氫燃料電池車的自豪感。
氫燃料電池車的技術深耕
資源的過渡消耗、空氣和環境的日益惡化,令環保車當之無愧成為未來出行領域的主角。而氫燃料電池能量轉換效率高,只產生水和熱,不僅對環境無污染,更擁有無振動、噪聲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成為全球范圍內公認的“終極環保方案”。
專業機構預測,2020年以后,隨著多數汽車制造商逐漸進入氫燃料電池車市場,該市場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到2025年有望達到50萬輛的市場規模。事實上,早在2013年,現代汽車就以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車ix 35 FCEV轟動世界,而在麻北新能源技術研究所,現代汽車在氫燃料電池車方面的深刻認識和高瞻遠矚,更加一展無余。
當年,全球首次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車ix35 FCEV獲得比利時汽車記者協會創新技術獎和蘇格蘭汽車記者協會評選的設計/創新類年度車型大獎,成為世界上第一輛獲得“全球十大發動機”稱號的氫燃料電池車,獲得業內的極高評價和榮譽。該車一經推出,便在丹麥哥本哈根正式銷售,目前已銷售到歐洲乃至全球的18個國家。
據了解,2015年,現代汽車開始在法國推廣氫燃料電池出租車,已擁有10萬人以上的乘客使用量。而在2017年11月15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在第二屆氫能委員峰會上,出任聯合主席的現代汽車梁雄哲副會長則乘坐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進場,備受與會人員關注。
現代汽車在法國巴黎開展ix35 FCEV出租車業務
也正是因為現代汽車先人一步,開發出擁有自主技術的大規模全線生產體系,才能取得如此領先的技術實力和穩健發展,獲取全球相關市場的主導權。2017年8月,現代汽車零配件公司現代Mobis宣布,其位于忠州的環保汽車配件工廠竣工。新建工廠投資700余億韓元,規模達1.3萬㎡,具備年產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基礎設施。這樣的規模和實力已是全球競爭公司的頂尖水平,更令現代汽車首次實現了從自主技術核心配件的生產到系統組裝全線量產,意義極為深遠。“今后根據市場需要,該設施更可擴大至數萬輛的生產規模。”
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成熟運用,體現了現代汽車以環保車創造清潔環境的發展方向。正如現代汽車環保技術中心高級副總裁李起相所言:“現代汽車將引領綠色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最終實現一個近乎零排放的社會。”
環保理念與現代科技結合的NEXO汽車
作為現代汽車的“技術旗艦車型”,NEXO不僅淋漓盡致地發揮出現代汽車自IONIQ以來積累的環保車型配件技術實力,更通過搭載尖端ADAS(駕駛員輔助)技術和提升用戶體驗的未來導向性界面,讓人們看到未來移動出行方式的真正模樣。
此次活動中,不僅到場媒體記者們充分體驗到NEXO駕駛輔助系統的先進性,現代汽車也在核心研發基地南陽技術研究院,詳細展示品牌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方面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規劃。
搭載高速公路駕駛輔助系統(HDA),NEXO在變更車道時,提供后側方影像的可視化盲點監測,保障出行安全。此外,NEXO還可啟用現代汽車首個能在普通公路上使用的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LFA),減少因注意力分散帶來的駕駛隱患;同時,可實現自動泊車和出車的遠程智能泊車輔助系統(RSPA),對于駕駛新手或者在狹小停車區和下雨天等情況下非常實用,還能令駕駛者更多體驗到未來技術的奧妙與便捷。
現代汽車新一代氫燃料電動車NEXO在龍仁試駕現場
早在2017年,現代汽車IONIQ等自動駕駛汽車,就已在拉斯維加斯市區的晝夜自動駕駛試演中大獲成功。在結束不久的2018 CES展上,現代汽車集團還公布與美國自動駕駛專業企業奧羅拉(Aurora)展開合作,成立自動駕駛技術項目“現代汽車集團-奧羅拉項目”,將自動駕駛汽車推向市場。而在該展會開幕之前,現代汽車集團則與全球科技領導廠商思科(Cisco)聯合發布了四大核心車載網絡技術,利用整合網絡安保體系及技術,開發擁有頂尖車聯網技術的車輛。
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到來,推動全球汽車行業掀起新能源和智能化的產業劇變。在這樣的大時代下,作為未來技術的引領者,現代汽車提出在2025年前,將推出8款混合動力車、4款插電式混合電動車、5款電動車及1款氫燃料電池汽車等共18款環保汽車計劃。而此次在世界范圍內掀起波瀾的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正是現代汽車對實現這一計劃的有力“證言”。
現代汽車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現代汽車將以NEXO為契機,持續開發具有極高實用性的未來技術、尖端自動駕駛技術及前沿性設計等領域,孜孜不倦發展技術實力,為實現‘攜手共創更好未來’的理念而不懈努力。”
手記:現代NEXO氫燃料汽車的三大記憶點
在試駕體驗的過程中,NEXO汽車有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設計。
第一、優化風阻的設計觀念
在新能源汽車非常注重的風阻流線設計上,NEXO從多處著手,進行了優化。
前臉:從地平線得到了靈感,LED燈帶貫穿整個車頭。前唇導流設計:導流風道通過對迎面撞風的引導,將正面阻力降到最低。
除了車身整體的風阻優化,NEXO還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隱藏式后雨刮設計減少空氣阻力,同時,NEXO也為車主提供17寸和19寸兩種規格的輪圈,而5輻式輪圈也是按照空氣動力學所設計,能最大限度減少車輪處散亂的氣流。
現代汽車之所以賦予NEXO如此多的風阻優化設計,正是因為這家公司早在1999年,就投入400億韓幣建設了一個直徑超過8米、最大風速200公里每小時的風洞實驗室,而此類規模的風洞試驗室在中國不超過4個。
第二,氫燃料的優化利用
據了解,在韓國的工況標準下,NEXO續航里程能夠達到609公里,最高時速為179公里/每小時,百公里加速為12.5秒。現代集團麻北研究所負責人金世勳常務表示,韓國的工況標準是按照城市綜合情況進行認證的,所以NEXO的609公里續航幾乎接近正常的使用情況。
首先,新車一改此前ix35氫燃料電池車的雙儲氫罐設計,取而代之的是由三個相同尺寸儲氫罐組成的儲氫裝置。通過對塑料內襯結構的創新設計等,使現代Nexo的儲氫罐的容量達到了156L,比ix35氫燃料電池車的儲氫罐減重了13%,同時容量增加了12%。
此外,NEXO的啟動時間也得到較大改善。資料顯示,零下30度冷啟動時間為30秒,零下20度冷啟動只需要10秒,使用壽命為10年16萬公里,而相對應的,現代第一代氫燃料電池車ix FCEV在零下30度的冷啟動時間為97秒,使用壽命只有4年。
除此之外,NEXO的駕駛體驗與一般的純電動汽車并無太大不同,車內十分安靜,關上窗幾乎只有輪胎聲音,而且加速平順,剎車線性,即踩即有。
而就乘坐空間而言,NEXO也與一般的燃油車沒有太大不同,其三個不規則儲氫罐基本對車內空間沒有造車太大影響,要知道豐田的Mirai為了布置體積較大的前儲氫罐,后排只能乘坐2人。這一方面,NEXO的后備箱地板非常平整,同時后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倒,帶來了極其出色的空間表現。
第三、智能駕駛體驗
NEXO成為了大量高級輔助駕駛功能(ADAS)技術的集合體,配備了多項主動安全配置以及與自動駕駛相關的配置,如遠程智能停車輔助系統(RSPA)、側后方監視器(BVM)、高速道路行駛輔助系統(HD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FA)和前方防碰撞輔助系統(FCA)等。
比如,實際駕乘過的可視化盲點監測。外后視鏡在設計上,集成了轉向燈,在下方裝配了攝像頭,主要用于左、右轉向時的盲區監測和全景影像。也就是說,開啟左右轉向時,儀表盤會自動切換到攝像頭模式,將外界影像投放在車內,減少盲點。
第二個是自動泊車。現代將遙控泊車和自動泊車相結合,通過智能鑰匙按鈕設計,實現了遠程智能停車輔助系統。下車后,只需要操作鑰匙實現泊車,方便智能。
利用車輛鑰匙操控實現的遠程自動泊車技術,NEXO以20公里每小時以下的時速行駛時,會通過攝像頭和雷達掃描兩側的停車位,車主確定倒車入庫或者側方停車的停車方式后,即可按下P擋按鈕,開門下車。然后長按鑰匙上的停車按鈕,車輛就會自動調整角度、變換擋位,實現停車入庫。
同樣,車主也可使用鑰匙,控制車輛自主出庫。這在停車空間狹小的地方,或者停車技術不夠熟練的車主,將會非常實用。
此外,作為一種設計初期就可以具有的功能,一輛燃料電池車隨時可以變形為一個小型應急移動電站,在一些緊急情況(地震或者大面積停電)或者戶外露營時,一輛FCEV的發電能力足夠支撐一個小家庭的基本用電需求。
因此,燃料電池車在補充燃料便捷的前提下,便可以搭載足夠多的車載電氣系統(比如更高效的照明系統和更多的傳感器),用以實現更豐富的智能化功能。
點評:
雖然NEXO目前并沒有進入中國市場,但這款氫燃料電池車表現出來的技術和方向,都是值得國內廠家去學習和了解的。
現代集團在氫燃料汽車方面正在加速發展。根據官方消息,到2020年,現代將向全球推出31款環保車型(包括電動),新的開發藍圖可以看出現代對新能源和未來的希望和野心。而基于現階段氫燃料電池車相比,電動車在燃料加注和儲能性方面的獨特優勢,其在未來與電動車搭配成一對兒功能互補的“搭檔”型新能源技術可能性非常大。
從這個角度來看,結合國內氫燃料汽車發展現狀,整車廠企業中上汽、長江新能源都開始在氫燃料商用車領域發力,上汽大通已經推出了可批量生產的FCV80,此外,在零部件企業中,濰柴動力、新源動力也已經涉足氫燃料電池反應堆等核心零部件。與之前相比,2017年似乎成為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元年。